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超低含水饱和度气藏形成机理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石盒子组8段、太原组致密砂岩气藏存在超低含水饱和度现象,研究该现象的形成机理,对制定合理的储层保护和压裂改造的技术措施、提高气藏单井产量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密闭取心岩样,借助气水相渗、核磁共振、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技术手段,分析了致密砂岩气藏的含水饱和度特征和天然气成藏特征。结果表明:①应用气水相渗、核磁共振2种实验技术方法所测定的束缚水饱和度均高于密闭取心测定的原始含水饱和度值,说明该区盒8段、太原组致密砂岩气藏普遍存在超低含水和度现象;②气藏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增大,随着烃源岩在过成熟演化阶段干气的注入,天然气的携水能力不断增强,束缚水不断蒸发气化,并随着天然气的大规模运移及气藏后期的泄漏散失而带出储层,从而形成超低含水饱和度气藏。因此,针对超低含水饱和度储层吸水易形成永久性水锁的问题,制订了合理的水锁伤害预防与补救措施,以期有效提高储层气相渗透率和单井产量。
|
|
|
|
1 |
李伟;;岩石液相毛细管自吸理论数学模型概述[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1期 |
2 |
余和中,张丽霞,韩守华,朱国华,斯春松;英南2井气藏致密砂岩盖层的形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5期 |
3 |
杨晓宁,王国林,张丽娟,胡剑风,金英爱;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侏罗系气藏性质[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3期 |
4 |
罗啸泉;趋势分析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6年S1期 |
5 |
詹国卫,卜淘;影响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储量级别的因素分析[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4年02期 |
6 |
周文;;川西汉王场香二成岩圈闭气藏研究[J];天然气工业;1991年02期 |
7 |
王良军;胡东风;;赤水及邻区须家河组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带分析[J];南方油气;2005年01期 |
8 |
尹昕,应文敏;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低孔渗砂岩储层评价[J];矿物岩石;2005年02期 |
9 |
陈颖莉,陈古明,蒲蓉蓉,唐刚,魏兴元;白马庙蓬莱镇气藏沉积微相与气井高产关系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年02期 |
10 |
刘玉魁,邬光辉,胡剑风,王建宁,郑多明,吴建国;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依南2气藏特征解析[J];天然气工业;2004年07期 |
11 |
闵琪,杨华,付金华;鄂尔多斯盆地的深盆气[J];天然气工业;2000年06期 |
12 |
黄绪德,郭正吾;致密砂岩裂缝气藏的地震预测[J];石油物探;2000年02期 |
13 |
孟俊;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分析[J];内江科技;2005年02期 |
14 |
张丽娟,顾乔元,邸宏利,刘玉魁;英吉苏地区致密砂岩盖层形成机理及分布预测[J];中国石油勘探;2003年04期 |
15 |
范翔宇,夏宏泉,陈平,赵军,闫爽;致密砂岩盖层测井评价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4年04期 |
16 |
王进;姜生玲;常健;张娟;;温度、压力对致密砂岩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7期 |
17 |
罗群;;致密砂岩裂缝型油藏的岩心观察描述——以文明寨致密砂岩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10年03期 |
18 |
陈佩珍;;用泥岩、石膏岩在声波、自然伽玛测井曲线上的特征判断渗透性砂岩[J];测井技术;1980年02期 |
19 |
王明儒;顾先觉;祁红林;;有关地震找气技术问题的讨论[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1年05期 |
20 |
张林晔;;渤海湾盆地CO_2气藏成因探讨[J];天然气工业;199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