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摘要】:新世纪以来,随着物理、数字和生物科技的发展与融合,“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相关探讨主要从技术革命和社会转型两个层次展开。在技术革命层次上,分别以“工业4.0”和“物联网”为着眼点,又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模式。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赛博-物理系统”的采用将导致就业中新的“分化”,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物联网”和新兴高科技企业的出现,将在推动经济增长、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带来新的知识-信息“平台”垄断的风险;“生产性消费”逐渐成为现实,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一新经济模式更直接服务于资本循环和积累。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贯彻落实中央重要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将在中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实现中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