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_2/Air连续旋转爆震波的起爆及传播过程试验
【摘要】:在环缝-喷孔对撞式喷注模型发动机上,采用H2/O2热射流切向喷注的起爆方式,进行了H2/Air组合的连续旋转爆震试验,试验成功起爆并实现了爆震波的持续旋转传播。切向喷注的热射流并没有直接诱导形成旋转爆震波,从点火到形成稳定传播的旋转爆震波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对高频信号的时频分析结果表明,在该试验工况下,旋转爆震波的传播过程非常稳定,其传播频率为5.5~5.95 kHz,平均传播频率为5.75 kHz,对应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716.4m/s,为理论预测值的91.14%。在没有测量高频压力的情况下开展了长程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旋转爆震波也可以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稳定工作。
|
|
|
|
1 |
冯士斌;飞在飞机前面——评《飞在前面——推动航空技术发展的试验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05年03期 |
2 |
;导航、制导设备与导航台[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2期 |
3 |
张树林,王洪斌;多斜孔板气膜冷却性能试验研究[J];航空发动机;2005年03期 |
4 |
周颂东,温泉;进口总压径向畸变对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5年03期 |
5 |
黄希桥;严传俊;王治武;范玮;蒋波;;爆震频率对脉冲爆震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6 |
吴伏宝;;燃油喷射泵设计参数的研究[J];洪都科技;1991年03期 |
7 |
秦新华;冯耀辉;;厌氧胶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J];火箭推进;2001年03期 |
8 |
姜正礼,凌代军;叶片表面喷气对叶栅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5年04期 |
9 |
周禹彬,赵旺东,杨锐;某型高压涡轮级性能试验研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5年04期 |
10 |
王焕瑾;唐正飞;;不同参数的盘翼/桨叶旋翼系统气动特性的试验研究[J];直升机技术;2006年03期 |
11 |
杨卫华,张靖周,程惠尔;变截面微小通道传热特性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5期 |
12 |
李小彪;徐凌志;李俊萍;李锋;;涡扇发动机二元喷管模型吹风对比试验[J];推进技术;2007年03期 |
13 |
詹浩;邓阳平;高正红;;椭圆翼型低速气动特性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08年03期 |
14 |
马艳红;李昊宇;李一峰;洪杰;;金属橡胶材料吸声特性试验与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15 |
王衍方;;ARC 22N双组元Pt/Rh推力室的研究试验[J];火箭推进;1999年01期 |
16 |
徐建国;新型微型“航模”发动机通过试车测试[J];航空科学技术;2003年03期 |
17 |
汪海,许希武,孙国钧,林智育,郭树祥;飞机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中的广义强度准则[J];计算力学学报;2005年04期 |
18 |
蒋劲;张若凌;乐嘉陵;;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热结构设计的计算工具[J];实验流体力学;2006年03期 |
19 |
张树林;杨燕生;王德友;;涡轮导向叶片沿程温增试验方法研究[J];航空发动机;2007年01期 |
20 |
屈玉池;张永峰;宋卫岗;;螺旋桨1P力矩飞行试验研究[J];飞行力学;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