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建军;刘池阳;姚亚明;陈建中;段心建;;中生代焉耆盆地演化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2 |
杨池银,周宗良,周建生;歧口凹陷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J];中国石油勘探;2000年03期 |
3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第34卷)第4期预目[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03期 |
4 |
王光奇,漆家福,岳云福;歧口凹陷及周缘新生代构造的成因和演化[J];地质科学;2003年02期 |
5 |
邓运华;歧口凹陷及邻区上第三系油气藏形成条件和勘探前景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6年06期 |
6 |
陈昭年,陈发景,周建生,石彦民;黄骅坳陷中北区和歧口凹陷断裂构造特征及古应力分析[J];现代地质;1997年04期 |
7 |
张国良,陈国童;歧口凹陷断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6年05期 |
8 |
樊敬亮,黄志全,樊卫花;歧口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4期 |
9 |
杨承先;伸展断裂系的序列特征——以固安、河西务断裂为例[J];地震;1986年04期 |
10 |
J.L.Rudkiewicz
,J.Burrus
,李绍良,李祜佑;油气生成和运移的模拟[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6年02期 |
11 |
柳广弟,王德强;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深层异常压力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3期 |
12 |
V.B.斯娃诺娃;;沉积盆地演化的沉积学模式和模拟:前里海凹陷实例研究(英文)[J];岩相古地理;1995年02期 |
13 |
仝志刚,王明君,刘长军;歧口凹陷盆地模拟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8年01期 |
14 |
;推动断裂活动的动力是从哪来的[J];工程质量;2008年11期 |
15 |
毕华,张琴华,魏洲龄;东海盆地演化的一种新模式──“持续拉张-脉动挤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4年03期 |
16 |
许淑梅,翟世奎,李三忠,周立宏;歧口凹陷滩海区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体系研究[J];沉积学报;2001年03期 |
17 |
刘伟兴,谭守强,袁淑琴,陈松;歧口凹陷中浅层油气富集因素及成藏模式[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2年03期 |
18 |
朱云华,彭淑芹;张新井田F_(49)号断裂形成的初步探讨[J];煤炭技术;2005年01期 |
19 |
谢文彦;张一伟;孙珍;姜建群;;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与成因机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年01期 |
20 |
吕炳全,王耀庭,冯国清;苏北溱潼、高邮拉分盆地的基本特征和油、气富集规律[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