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域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摘要】:地震信号在频率域和时间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利用频率域的地震信号,可以更好地进行储层预测。利用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等数学工具,研究了地震数据在频率域的特征,开发出了小波域时频分析技术、分频地震相技术、频谱相关技术、频谱分解储层成像技术等多种频率域储层预测技术,将这些技术在实际地震资料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
|
|
1 |
胡伟光;蒲勇;易小林;肖伟;尤思科;赵卓男;;川东北元坝地区生物礁识别[J];物探与化探;2010年05期 |
2 |
郭伟;马小刚;何顺利;王辉明;;相分析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D16井区为例[J];中国石油勘探;2010年05期 |
3 |
亓雪静;董立生;邵卓娜;;二次型时频分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03期 |
4 |
蔡涵鹏;贺振华;黄德济;;礁滩相油气储层预测方法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06期 |
5 |
李林;刘兵;张迎朝;周家雄;甘军;王大卫;;利用时频分析识别有效储层[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6期 |
6 |
王子文,马世忠,赵德斌,黄真萍;松辽盆地泰康地区地震地层学精细研究及储层预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
7 |
郑小武,袁士义,穆龙新,宋新民,甘利灯;基于三维场的储层预测方法及应用[J];石油学报;2001年06期 |
8 |
覃丽君;张林科;张操;孙小琴;;河道砂体储层预测分析——以FLQ地区为例[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01期 |
9 |
王军;张中巧;阎涛;陈文雄;张海义;;90°相位转换技术在黄河口凹陷新近系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海洋石油;2011年02期 |
10 |
许慧华,王志高;地震属性分析及其在胜利探区的应用[J];石油仪器;2002年05期 |
11 |
殷积峰;李军;谢芬;程炎;李登华;;波形分类技术在川东生物礁气藏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7年01期 |
12 |
杨巍;姚清洲;张小容;况昊;肖传桃;;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J];四川地质学报;2010年03期 |
13 |
王红;李红梅;魏文;王凡剑;王树刚;;阳信地区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地震预测方法[J];油气地球物理;2010年03期 |
14 |
付代国;张永华;张德超;彭国力;李朝勇;;泌阳凹陷南部地区岩性油藏预测技术与效果[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2期 |
15 |
李岩;唐辉;唐军;;岩性地层油气藏概念及勘探技术现状[J];内江科技;2010年12期 |
16 |
高哲红;王建民;崔凤林;付雷;;综合储层预测技术在二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1期 |
17 |
肖燕;黄怡;屈伟;姚华;王贤;;测井资料预处理对井约束反演影响分析及应用[J];新疆地质;2007年04期 |
18 |
郭淑军;陈开远;唐小梅;;波形分析在番禺4洼陷古近系储层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2期 |
19 |
孙耀华;王华;陆永潮;李思田;;泌阳凹陷复杂圈闭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3期 |
20 |
郎晓玲,金凤鸣,侯凤香;Paradigm一体化软件在大王庄隐蔽油藏滚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2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