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态特征鉴别糖甜菜(Beta vulgaris L.)三体的研究
【摘要】:正 我们已经在“甜菜三体研究动态”一文中,评述了糖甜菜三体的获得、特性及其在遗传研究中的意义。从那时以来,我国甜菜工作者对糖甜菜三体的兴趣激增,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并且巳取得了可喜的初步结果。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糖甜菜三体系列,我们对不同作者的从形态特征鉴别甜菜三体的研究,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一、糖甜菜三体形态变化的类别当个别同源染色体附加于该物种正常染色体组之后,这个附加染色体对个体将产生明显
|
|
|
|
1 |
邹如清;糖甜菜的夏播问题[J];新疆农业科学;1960年07期 |
2 |
王定杰,于洪峰,王佳美,孔祥伟;叶用甜菜(B.cicla L.)和糖甜菜(B.vulgaris L.)种间杂交后代表现[J];中国糖料;1997年02期 |
3 |
傅鸿妃;糖甜菜花粉保存[J];农业网络信息;2005年10期 |
4 |
楼庄伟,王义和,郭德栋;三倍体糖甜菜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观察[J];中国糖料;1988年04期 |
5 |
;积极发展秋甜菜 两粮一糖闯新路[J];江苏农业科学;1977年04期 |
6 |
;糖甜菜种子收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疆农业科学;1960年07期 |
7 |
侯钦选;采种糖甜菜大面积丰产经验[J];新疆农业科学;1960年07期 |
8 |
白庆武,楼庄伟,王义和;四倍体糖甜菜减数分裂的研究[J];中国糖料;1986年04期 |
9 |
黄世才;北疆玛纳斯河流域糖甜菜播种期的探讨[J];新疆农业科学;1960年04期 |
10 |
P·E·耶列谢夫
,B·П·格洛鲍洛底柯
,蔡葆;糖甜菜产量依无机营养和供水状况为转移[J];中国糖料;1980年01期 |
11 |
郭德栋,李山源,白庆武,金炳浩,楼庄伟,朱洪彪,张启荣,温祥;糖甜菜三体系列的建立与鉴定初报[J];遗传学报;1986年01期 |
12 |
张志文;美国糖甜菜工艺师协会第26届双年会论文题录(五)[J];中国糖料;1992年03期 |
13 |
张述和,丁迩熊;糖甜菜施用种肥的显著增产效果[J];新疆农业科学;1960年03期 |
14 |
张述和,丁迩熊;糖甜菜的夏播试验结果(摘要)[J];新疆农业科学;1961年04期 |
15 |
王智乡;;盐碱地区糖甜菜的田间管理[J];中国农业科学;1959年12期 |
16 |
田育禾;;宁夏糖甜菜发展概述[J];中国甜菜糖业;1986年04期 |
17 |
王志贤;糖甜菜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02年04期 |
18 |
董一忱;尹长久;;糖甜菜母根的耐贮性与贮藏方法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61年Z1期 |
19 |
侯学煜;论怎样发展新疆的经济作物问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4年01期 |
20 |
张志文;美国糖甜菜工艺师协会第26届双年会论文题录(二)[J];中国糖料;199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