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永琼;沈焕欣;李尚志;;荷花湿地的群落结构及生态效益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
2 |
杨常安;;城市湿地的群落结构及生态效益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0年05期 |
3 |
吴建强,阮晓红,王雪;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J];水资源保护;2005年01期 |
4 |
刘强;尹丽;方玉生;;四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去除效果的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5 |
王怡,陈其兵,孙俊峰,刘应高;伞草等7种水生植物污水净化能力试验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5年04期 |
6 |
时应征;王晓;强艳艳;栾小丽;;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驯化研究综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年01期 |
7 |
王庆海;段留生;李瑞华;武菊英;;几种水生植物净化能力比较[J];华北农学报;2008年02期 |
8 |
陈奕蓉;;滇池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组合探讨[J];环境科学导刊;2011年05期 |
9 |
常国华;闫文德;张庆;霍彩霞;高天鹏;;低温条件下3种水生植物净化淀粉污水的功能[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
10 |
岳桦;孙文;;黑龙江省植物园人工湿地植物群落特征与公众认知的景观美感度相关性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
11 |
梁威,吴振斌,詹发萃,邓家齐;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微生物与净化效果的季节变化[J];湖泊科学;2004年04期 |
12 |
刘松岩;何涛;周本翔;;水生植物净化受污染水体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
13 |
孙黎;余李新;王思麒;罗言云;;湿地植物对去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9年12期 |
14 |
王庆安,任勇,钱骏,张秋劲;成都市活水公园人工湿地塘床系统的生物群落[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2期 |
15 |
成水平;人工湿地废水处理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J];湖泊科学;1996年03期 |
16 |
王晓玥,徐青山,葛滢;人工湿地对西湖非点源污染源的治理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17 |
孙映波;梅瑜;操君喜;孔旭晖;尤毅;李冬梅;刘金维;;不同水生植物配置对河涌污水的净化效果[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Z1期 |
18 |
刘侯俊;张俊伶;韩晓日;张福锁;;根表铁膜对元素吸收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土壤;2009年03期 |
19 |
刘兆普,邓力群,刘友兆,沈其荣,陈省平;海涂人工湿地不同利用方式能值特征与生态效应[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20 |
傅伟军;唐亚;;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及物种选择[J];四川环境;2005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