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浅论归有光性格与文风的反差

刘敏  
【摘要】:本文就归有光性格与文风的反差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试作一点粗浅的论述。他的阴柔之美的文风与倔强桀骜、侠义豪爽的性格形成了反差;穷困之极的人生处境,造成了人格与文风的反差;这似乎正应了不知哪位文论家说过的一句话:"痛苦是文学的温床。"归有光正是为摆脱生活所带给他的痛苦,在对过去曾经的回忆中,为我们留下了那一篇篇朴素简洁,感情真挚而风韵悠远的文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益;;怀旧之感[J];读书;1989年12期
2 永都;全媛;正平;;白乐天对虚美文风的批判[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3 张春生;;文风:潜在的人格[J];文学自由谈;1992年01期
4 朱德生;文风与人品[J];当代思潮;1998年05期
5 李蹊;北朝散文质朴之气原因的再阐释[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茆邦寿;;汉代公文文风及其形成原因探析[J];档案学通讯;2008年03期
7 刘桂鑫;;潘岳的个性与文风[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阎纲;;文风的回忆[J];美文(上半月);2009年01期
9 王晓初;;鲁迅的“魏晋文章”与章太炎——论鲁迅思维与文风的形成之二[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李超;;论刘诜的平易文风[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1 袁谋典;;浅谈《张中丞传后叙》及其论辩文风[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11期
12 李江;;网络写手[J];电脑采购周刊;2003年04期
13 唐辉;《文心雕龙·体性》的心性思想[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4 程美华;;论骈文在唐代文坛的地位[J];兰州学刊;2006年03期
15 罗效智;;张说对初盛唐文风改变和散文发展的贡献[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6 陈礼;;对王褒“薄旧国,重乡关”的新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7 姬学友;;论丰子恺散文的文理和文风[J];作家;2008年12期
18 何西来;;文风倡导和人格建设[J];文艺研究;2008年12期
19 周文俊;;风格、文风辨[J];学术研究;1987年03期
20 邵毅平;;评《四库全书总目》的晚明文风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景华;;贾宝玉性格再分析[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2 冯子礼;;丰满的性格 丰厚的意蕴——论贾母[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3 李志慧;;论融合南北文风与《史记》文笔之“疏荡”[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4 阎纲;;文风的回忆[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1)[C];2009年
5 郭沫若;;致周扬等[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6 蓝旭;;东汉中叶文风述要[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7 朱金城;;论李白的散文[A];李白学刊(第一辑)——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C];1987年
8 姜光斗;;略论李白诗风蕴藉含蓄与任情率真的矛盾统一[A];中国李白研究(1997年集)[C];1997年
9 黄玺;;我的茶艺之路[A];茶香铺就成长路——小茶人十周年纪念册[C];2003年
10 吴河清;;命运与性格的对话方式——李白诗中的牢骚[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双华;明中叶吴中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毛振华;侯景乱后梁陈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吕菊;陶渊明文化形象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高小康;中国近古社会文化与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6 王永;金代散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仇海平;秦汉魏晋南北朝奏议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钊;杨慎研究——以文学为中心[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渠晓云;魏晋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刘广涛;百年青春档案[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杰;潘岳的思想与文风之形成[D];河南大学;2003年
2 熊玉梅;萧梁入北文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睿;异代文人 心灵共鸣[D];内蒙古大学;2006年
4 张伟;金圣叹小说美学思想述论[D];安徽大学;2007年
5 朱慧;薛道衡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黄婕;论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方利立;孔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蒋素珍;“文艺与政治的歧途”[D];河北大学;2006年
9 李建栋;魏收三论[D];西北大学;2003年
10 温立新;鲁迅杂文文学接受刍议[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丹军;吴风·文风·乡土风[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陈歆耕;文学:承担起匡正文风的使命[N];人民日报;2011年
3 黄永林;平实的文风 洋溢的真情[N];文艺报;2005年
4 于宝喜;科学发展也要解放文风[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5 范敬宜;浮躁不是一个筐[N];人民日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改文风是追求更是本分[N];光明日报;2011年
7 今晚报;近俗与求雅[N];中华新闻报;2008年
8 汪政;别走太快,等一等灵魂[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魏天祥;说假话的文风为害无穷[N];学习时报;2006年
10 杨庆祥;批评的“写什么”与“怎么写”[N];文艺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