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不完美、信贷配给与公司投资
【摘要】:本文分析了资本市场不完美条件下的公司投资行为,通过一个标准的借贷模型我们证实了Stiglitz和Weiss(1981)的结论,即信贷市场存在均衡配给和(或)歧视。更重要的是,本文进一步证明,均衡信贷配给意味着企业家使用外部融资的边际成本为无穷大,因此,如果投资项目规模是可分的,此时企业家将有不可抗拒的激励削减哪怕是一个货币单位的投资支出进而贷款需求,这种行为导致信贷配给在均衡中消失,信贷市场获得一个出清的均衡结果。本文运用类似方法还证明了信贷歧视也不会成为一种均衡现象。文章最后还表明,不对称信息产生的外部融资溢价使得企业家对初始计划投资的削减幅度、进而其最终实际资本支出取决于厂商拥有的净财富水平。
|
|
|
|
1 |
张玉喜;;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效率分析[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2 |
丁孜山,周文,李友爱;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兼议借贷市场的有效性[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8年09期 |
3 |
汪代全;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J];财经科学;1999年02期 |
4 |
滕斌;信息不对称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J];南方金融;1999年04期 |
5 |
李成林;信息不对称与风险防范——对农发行监管职能的思考[J];西安金融;1999年05期 |
6 |
王琳;信息不对称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J];金融论坛;2001年08期 |
7 |
杨国松;浅谈信息不对称状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完善[J];黑龙江金融;2001年04期 |
8 |
王齐
,王鲁非;风险投资在信息不对称下的风险及对策[J];软件工程师;2002年02期 |
9 |
王坚强,刘先建;从信息不对称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及其防范[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
10 |
李建刚,郭立夫,刘清恩;我国股票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1期 |
11 |
王广平,冯国忠;试论医药流通领域的信息不对称现象[J];中国药业;2003年03期 |
12 |
干春晖;闫星宇;;掠夺性定价理论述评[J];产业经济评论;2003年02期 |
13 |
张伟,潘娜伶;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价值工程;2004年01期 |
14 |
杨兴全,李伟,宋慧敏;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融资政策选择[J];武汉金融;2004年08期 |
15 |
石星宇;信息不对称下银行贷款合同分析——兼论中小企业贷款问题[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6 |
金中坤;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反经济信用行为”[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08期 |
17 |
傅少川,孟范祥;信息不对称下的金融风险机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7期 |
18 |
甘晓玲;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5年24期 |
19 |
张小兵;税收征管中的信息不对称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5年06期 |
20 |
柳鹏程;;食品消费中的转基因信息不对称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J];理论月刊;2005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