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逆冲推覆构造带重力资料数字处理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用拉普拉斯方程的级数解形式,对研究区的重力资料作了解析延拓处理,进而阐明逆冲推覆带滑脱面的性质、空间展布及深层构造特征。
|
|
|
|
1 |
郭福生,辜骏如;大别山造山带地壳结构和岩石组成模型的研究[J];安徽地质;1997年03期 |
2 |
杨学祥;布格改正和地形改正的误差——关于区域重力测量中地形改正最大半径的讨论[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2年02期 |
3 |
周特先,王利,曹明志;宁夏构造地貌格局及其形成与发展[J];地理学报;1985年03期 |
4 |
单鹏飞;宁夏西吉地区滑坡灾害地貌的成因分析[J];地理学报;1996年06期 |
5 |
杨森楠,吴鉴,杨学忠,陆中旦;大别山前寒武纪构造演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3年03期 |
6 |
杨森楠
,陈仁义
,钱熊虎;中生代时期大别山的造山运动和造山带构造[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7年05期 |
7 |
吴蓉元,袁照令,王晓柳,李大明,李忠;桐柏盆地高精度重磁勘探的地质效果[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8 |
吴顺和;从非地震勘探方法看频谱分析在地震勘探中的意义[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
9 |
张赤军;地壳对不同波长地形在重力场中的响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年02期 |
10 |
王红霞,郭玉贵;黄海及邻区莫霍面起伏特征[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
|
|
|
|
|
1 |
孙枢,范德廉,陈海泓,王清晨;中国地台区张裂盆地沉积[J];沉积学报;1987年03期 |
2 |
邸领军,杨承运,杨奕华,冀小林,包洪平;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溶斑形成机理[J];沉积学报;2003年02期 |
3 |
田在艺,韩屏;中国中新生代地洼构造与油气矿藏[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0年03期 |
4 |
张进,马宗晋,任文军;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0年02期 |
5 |
张进,马宗晋,任文军,雷永良;宁夏中部牛首山地区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3年02期 |
6 |
张进,马宗晋,任文军,雷永良;宁夏中南部古生代弧型构造[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年01期 |
7 |
武铁山;华北晚前寒武纪(中、新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及多重划分对比[J];中国地质;2002年02期 |
8 |
张岳桥;廖昌珍;;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与鄂尔多斯盆地改造[J];中国地质;2006年01期 |
9 |
周特先,王利,曹明志;宁夏构造地貌格局及其形成与发展[J];地理学报;1985年03期 |
10 |
刘寄陈;北祁连造山带陆块构造[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1年06期 |
|
|
|
|
|
1 |
潘爱芳,赫英,黎荣剑,席先武;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与能源矿产成藏成矿的关系[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04期 |
2 |
王涛;徐鸣洁;王良书;刘绍文;胡旭芝;;鄂尔多斯及邻区航磁异常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
3 |
汤良杰;余一欣;杨文静;彭更新;雷刚林;马玉杰;;库车坳陷古隆起与盐构造特征及控油气作用[J];地质学报;2007年02期 |
4 |
王守则;郑孟林;张发;索继成;;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后期改造[J];世界地质;2005年04期 |
5 |
解国爱,张庆龙,郭令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南缘古生代前陆盆地及中央古隆起成因与油气分布[J];石油学报;2003年02期 |
6 |
卫平生;刘全新;张景廉;陈启林;张虎权;;再论生物礁与大油气田的关系[J];石油学报;2006年02期 |
7 |
方国庆,王多云,林锡祥,张晓宝,刘德良;陕甘宁盆地中部东西向构造带的确定及其聚气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年03期 |
8 |
郑孟林;金之钧;王毅;刘池阳;徐高中;;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
9 |
潘爱芳,赫英,徐宝亮,黎荣剑;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0 |
王庆飞;邓军;黄定华;高帮飞;徐浩;;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纪中央古隆起形成机制[J];现代地质;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