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前景

董大忠  邹才能  杨桦  王玉满  李新景  陈更生  王世谦  吕宗刚  黄勇斌  
【摘要】:全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页岩气绿色革命",北美以外地区有20余个国家在进行页岩气前期评价和勘探开发先导试验,页岩气资源成为潜力较大、较重要的天然气开发目标。中国发育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煤系和湖相3类富含有机质页岩,都具备页岩气形成与富集条件,页岩气资源丰富。中国在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探开发先导性试验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正在寻求实现页岩气资源有效开发。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分析了中国页岩气资源前景,指出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目前已在中国多处发现了页岩气资源,发展前景良好。与北美相比,中国页岩气形成与发展具明显的特殊性,许多地质与开发难题亟待解决。随着页岩气地质评价与开发理论创新及相关关键技术突破、经济条件改善和国家政策支持,未来中国页岩气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改变中国天然气发展乃至整个能源发展格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龙鹏宇;张金川;唐玄;聂海宽;刘珠江;韩双彪;朱亮亮;;泥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页岩气勘探和开发的影响[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3期
2 刘双莲;陆黄生;;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特点及评价方法探讨[J];测井技术;2011年02期
3 白兆华;时保宏;左学敏;;页岩气及其聚集机理研究[J];天然气与石油;2011年03期
4 赵勇;杨海波;;页岩气开发现状及成功开发页岩气的关键因素[J];中外能源;2011年07期
5 周庆凡;;世界页岩气资源量最新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4期
6 张金华;魏伟;钟太贤;;国外页岩气资源储量评价方法分析[J];中外能源;2011年09期
7 ;能源知识[J];中外能源;2011年08期
8 刘加利;;河北页岩气资源开发前景分析[J];河北煤炭;2011年03期
9 王佳;;石油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应用[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1年02期
10 刘小溪;;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远景[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1 赵鹏飞;余杰;杨磊;;页岩气储量评价方法[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7期
12 蒋振会;吴景超;;VSP技术在锦X井块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1年09期
13 魏淑君;路香丽;;车镇地区下古生界潜山油气藏分类及勘探开发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4 王鹏万;陈子炓;贺训云;李娴静;马立桥;徐政语;董庸;黄羚;;黔南坳陷下寒武统页岩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带评价[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3期
15 杜清;;致密砂岩油气藏特征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7期
16 吴蕾;;黔北页岩气勘探前景评价[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2期
17 杨景芬;黄兰英;;煤岩特征及其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影响[J];山西焦煤科技;2011年06期
18 何金先;段毅;张晓丽;吴保祥;徐丽;;渝南—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的生烃条件[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7期
19 徐波;李敬含;谢东;王雪峰;段健;;中石油探区主要盆地页岩气资源分布特征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1年04期
20 李宗亮;;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南部沙三段页岩气聚集特征分析及资源量计算[J];特种油气藏;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少华;张相;徐惠忠;李晓峰;;新疆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建议[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2 魏嘉;郭全仕;;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地震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广志;;藉修青藏铁路之机勘探开发沿线永冻层中蕴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4 侯岩波;孙建平;张健;孙强;;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固县地区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贻军;李曙光;;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工艺技术展望[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晓东;林年添;汤健健;王焕军;郝继杰;;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在页岩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雪秋;;页岩气储层地震波场研究中的建模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同伟;张铭杰;闫建萍;胡沛青;张成君;宋春晖;陈克娜;叶聪林;;非常规石油、天然气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邵珠福;钟建华;于艳玲;吴琼玲;孙红华;;页岩气与煤层气的成藏条件及成藏机理对比[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李艳丽;楚泽涵;;21世纪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与可持续发展[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振瑞;遵义—綦江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特征及页岩气评价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杨侃;岩石微孔隙中气体吸附、链状分子运移的计算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1年
3 赵苗;委内瑞拉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杨克明;非常规油气藏形成机理及开发关键技术[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要丹;石油地质实验信息自动管理与评价系统[D];吉林大学;2008年
6 高迪;泛三江盆地早白垩世层序古地理与聚煤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7 刘云田;柴西第三系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8 温志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成因分布与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黄文明;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宁;弱各向异性单程波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新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烜;南华北盆地二叠系地层特征与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李政;东营凹陷页岩气勘探潜力初步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邹瑜;川西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五段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4 蒲泊伶;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5 曹永娜;基于MapGIS的江苏油田勘探开发图形管理信息系统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曾祥亮;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于洋;基于POSC的石油勘探开发数据模型研究与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刘亚妮;基于GIS与RS的石油勘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王亮国;川西前陆盆地中段油气资源评价与管理政策[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10 王敏;勘探生产主流数据模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 张金川;中国应大力开发页岩气[N];中国能源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3 潘锋;页岩气将成为重要接替资源[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咨询委员会专家 张抗;页岩气应避免单打一式勘探开发[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郑言;唤醒沉睡的页岩气[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6 王立彬;新型能源页岩气正式实施开发[N];中国能源报;2009年
7 温川;对页岩气也要“细嚼慢咽”[N];中国矿业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奚震;唤醒页岩气要过技术这道坎[N];中国石化报;2011年
9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张大伟;我国页岩气探采与利用路径思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李鑫轶;勘探页岩气不可照搬美国模式[N];中国石化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