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晚三叠世煤系地层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摘要】:作者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T_3X~5—T_3m)煤系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根据这些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对该煤系的沉积环境、母质类型、成熟度等进行了研究。
|
|
|
|
1 |
厚刚福;董清水;于文斌;闫丽萍;朱建峰;苗长盛;;抚顺盆地油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过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6期 |
2 |
潘丽敏,刘群,陈春生;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生烃意义初探[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3 |
沈忠民,陈义才,罗小平,张林晔,刘庆;源岩活化能分布最小值与有机质成熟度的关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4 |
王有孝,程学惠,吴贻华,范璞,蒋助生;洱海现代沉积物的有机地球化学[J];沉积学报;1986年04期 |
5 |
丘东洲;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沉积分类探讨[J];沉积学报;1988年02期 |
6 |
黄第藩,张大江,李晋超,黄晓明,周翥虹;柴达木盆地第三系油源对比[J];沉积学报;1989年02期 |
7 |
金强,查明,赵磊;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有效生油岩的识别[J];沉积学报;2001年01期 |
8 |
卢双舫,刘晓艳,付晓泰,冯亚丽,王振平,薛海涛;未熟—低熟油生成机理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及其初步应用[J];沉积学报;2001年01期 |
9 |
史建南,郝芳,姜建群;大民屯凹陷高蜡油成藏机理研究[J];沉积学报;2005年03期 |
10 |
段毅,徐雁前,马兰花,申秀荣;毕家山铅锌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Ⅰ):可溶有机质特征与矿床若干成因问题探讨[J];沉积学报;199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