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组合加载作用下花岗岩破碎的分形特征
【摘要】: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装置上进行了花岗岩破坏的动静组合加载实验。通过对受载后岩样破碎块度进行筛分统计,得到了该加载条件下岩石破碎的粒度分布。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公式,进一步得到了相应的破碎分形维数,分别探讨了静载荷和冲击载荷对分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动静组合加载作用下花岗岩破碎分维值在2.0~2.8之间;相同静载不同动载下,花岗岩的破碎分维值与试样的应变率有关,随应变率增大而增大;而在相同冲击动载下,静载荷变化对分形维数的影响不大。
|
|
|
|
1 |
戴振藩;儿岛~坂出线海峡部分桥梁表[J];世界桥梁;1980年01期 |
2 |
袁海华,张志兰,张平;龙门山老君沟花岗岩的隆升及冷却史[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3 |
李晓鄂,蔡胜华;三峡工程坝基花岗岩力学性能的微观分析[J];电子显微学报;1995年05期 |
4 |
尹芪,文梓芸,汪在芹,李珍;用溶胶 凝胶膨胀法对花岗岩AAR的初步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1999年04期 |
5 |
Hélène Binet
,Eric Parry Archi-tects,王粤皪;宁静幻想 东方文华酒店SPA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3年02期 |
6 |
严木才;段荣丰;;消石灰对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的分析[J];四川建筑;2006年S1期 |
7 |
武晋文;万志军;赵阳升;赵隆茂;李义;;高温三轴应力下花岗岩声发射中的噪声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08期 |
8 |
张宁;李志;;静态破碎技术在坚硬岩质边坡开挖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4期 |
9 |
朱瑞赓;吴绵拔;;在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花岗岩的破坏准则[J];岩土力学;1984年01期 |
10 |
胡瑞忠
,金景福;论贵东花岗岩体的成因及其起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
11 |
周振法;艾兆亮;李长茂;严呜远;;造纸机石辊光弹应力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1988年03期 |
12 |
孙祖恩;;利用花岗岩水膜除尘器降低烟尘排放量[J];能源研究与利用;1990年02期 |
13 |
蔡强国,吴淑安,马绍嘉,张光远,丁树文;花岗岩发育红壤坡地侵蚀产沙规律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1996年01期 |
14 |
魏昕,袁慧,王成勇;花岗岩锯切机理研究[J];石材;1998年07期 |
15 |
David Hayes;从花岗岩大块石料到抛光的花岗岩砖[J];机械工程师;2000年07期 |
16 |
袁全福!730050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建工中街131号;人造水泥花岗岩的生产方法[J];企业技术开发;2001年09期 |
17 |
李海波;张君伟;邵蔚;李俊如;;Bukit Timah花岗岩的动态拉伸力学特性实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2年S1期 |
18 |
明仲;又一花岗岩火焰切石机在莱州研制成功[J];石材;2003年11期 |
19 |
汪在芹,李珍,刘崇熙,文梓芸;三峡大坝混凝土花岗岩骨料碱活性反应机理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6期 |
20 |
王玉杰;梁开水;田新邦;;周宁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