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红,谢秀祥,刘淑,李飞;地震资料解释在东濮凹陷老区勘探中的应用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2 |
刘秋生,赵新国,龚奇;东濮凹陷上第三系勘探前景分析[J];断块油气田;1997年03期 |
3 |
崔永刚;樊涛;孙昶旭;孙彦达;张响响;;盐构造发育对沉积地层的影响——以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郝现构造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6期 |
4 |
寇养琦,杜德莉;台西南盆地潜在的地质灾害初探[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5年01期 |
5 |
刘泽容,李亚辉;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旋扭构造体系与油气聚集[J];地质力学学报;1997年01期 |
6 |
杨剑萍,许正豪,姜在兴,操应长,陈发亮;山东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J];沉积学报;2003年04期 |
7 |
张鑫;张金亮;;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沙四上亚段滩坝与风暴岩组合沉积[J];沉积学报;2009年02期 |
8 |
崔秀琴;;美刊报道对圣安德烈斯断层的研究进展情况[J];国际地震动态;1981年06期 |
9 |
蓝秀英,刘元清,董守玉,王爱英,张淑亮,王雅灵;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地下水动态异常特征[J];山西地震;1992年04期 |
10 |
克尔;郑锡荣;;圣安德烈斯地震活动的成因[J];国际地震动态;1992年04期 |
11 |
龙永文,王平在;三维地震在苏仁地区油气勘探的效果[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年S1期 |
12 |
谌卓恒,傅全全,康永尚;考虑地震测网密度预测小断层的改进图解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年04期 |
13 |
王克军,王凌鹤;西曲矿2·3~#煤古河流冲蚀带分布特征[J];西山科技;2001年05期 |
14 |
张吉献;林州市地质旅游资源特点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5 |
滕寿仁;杨子荣;温德娟;姜新宇;;三维地震勘探在大柳塔煤矿活鸡兔井的应用[J];露天采矿技术;2006年04期 |
16 |
杨金山;张立忱;欧阳兆国;王丽梅;赵斌;;高密度电法在近场区断层探测中的应用[J];东北地震研究;2007年04期 |
17 |
董艳冰;朱彦武;;三维高分辩率在敏东地区的应用效果[J];煤炭技术;2008年02期 |
18 |
薛俊国;;开滦钱家营矿十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成果分析[J];今日科苑;2009年11期 |
19 |
郭增建,秦保燕;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J];内陆地震;1989年01期 |
20 |
冯世民;模式识别法在邢台矿区的应用效果[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年S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