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荷生;太湖生态修复治理工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
2 |
李立群,景天忠,祁凤荣,陈丽娟;微机在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中的应用[J];吉林林业科技;2002年02期 |
3 |
邓思明,臧增嘉,詹鸿禧,李圣法;太湖敞水区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和分析[J];水产学报;1997年02期 |
4 |
刘向辉,戈峰,丁岩钦,潘卫东;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种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1年06期 |
5 |
;生物多样性县域评价试点与进展[J];环境保护;2010年10期 |
6 |
吴岚;余新晓;张振明;鲁绍伟;;华北土石山区灌草群落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3期 |
7 |
黄益斌,崔广柏,朱德明;太湖生态脆弱性特征与消除对策的初步探讨[J];湖泊科学;1999年04期 |
8 |
吴生才,陈伟民;太湖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周期性变化[J];中国环境科学;2004年02期 |
9 |
施炜钢,严小梅,邴旭文;太湖秀丽白虾生物学与食性的研究[J];湖泊科学;1995年01期 |
10 |
袁信芳;施华宏;王晓蓉;;太湖着生藻类的时空分布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
11 |
余昭杰;王洪全;;稻田微蛛种类与优势种及其种群数量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0年01期 |
12 |
周子元,罗屿,马文漪,蔡后建;太湖中4种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曲线的测定[J];湖泊科学;1998年04期 |
13 |
邓道贵;许忠浩;;淮河蚌埠段水域浮游甲壳动物的初步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4 |
王金辉;杨春旺;孙亚伟;杨元利;;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和次级生产力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15 |
朱白婢;陈宏;李春强;刘志昕;彭明;;海南省红沙港海水中浮游植物现状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
16 |
刘伟龙;胡维平;陈桥;;不同底质和透明度下马来眼子菜的表型可塑性研究[J];生态环境;2007年02期 |
17 |
曹发君,王凤香,吴发君,陈桂芳;南充市郊鸟类种类的变化[J];四川动物;1988年03期 |
18 |
丁圣彦,宋永昌;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优势种光合生理生态的比较[J];生态学报;1999年03期 |
19 |
戴欣,王保军,黄燕,张平,刘双江;普通和稀释培养基研究太湖沉积物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J];微生物学报;2005年02期 |
20 |
禹娜,赵泉鸿,E.L.SCHORNIKOV,陈立侨;太湖现生介形虫[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