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水地膜利用旱地小雨量资源研究
【摘要】: 经过对半干旱地区降水分布规律的调查和农田生产的实践发现,天然降水中<10mm/次的发生频率占到70%左右,这部分水极易被蒸发掉,多为无效降水。为了提高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以小雨量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降水资源利用率,我们研制出了渗水地膜(专利号97115761·8),在山西省1997年大旱发生年进行的多点试验示范证明:渗水地膜覆盖可以起到渗水、保水、增温、调温和微通气等多种功能,显著地提高了小雨量资源利用率和旱地农作物产量。这项技术可促进广大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旱地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1
姚建民,殷海善,杨瑞平;渗水地膜技术研究 [J];塑料;2003年03期
2
;科技与产品 [J];农药市场信息;2002年06期
3
;新产品新技术 [J];化工科技市场;1999年03期
4
;市场信息 [J];中国土特产;1999年02期
5
李家政;;果蔬保鲜膜及其应用 [J];农产品加工;2007年03期
6
连福;旱地稻种堂皇上市 [J];中国土特产;1997年03期
7
;旱地深松 [J];广西蔗糖;1997年01期
8
李荣敖;国际旱地退化与恢复经济学会议在澳大利亚举行 [J];中国沙漠;1986年01期
9
滕汉玮,段宇红;兰州市旱地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J];甘肃农业科技;2001年07期
10
伍宏;冯奕玺;;旱地宿根蔗提高单产的途径 [J];广西蔗糖;2006年01期
11
翟琨;;巴东长江两岸旱地土壤质量评价 [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12
刘德宝;规范化旱地生态农业模式技术的实践 [J];当代生态农业;1999年Z1期
13
仓恒瑾,许炼峰,李志安,任海;雷州半岛旱地砖红壤非点源氮、磷淋溶损失模拟研究 [J];生态环境;2005年05期
14
段亮;段增强;夏四清;;太湖旱地非点源污染定量化研究 [J];水土保持通报;2006年06期
15
李翠英;何家萍;宴发国;蒋革春;张宏春;肖培先;;德宏州第三轮甘蔗品种旱地区试点新植试验总结 [J];广西蔗糖;2009年01期
16
吕宝田,范玉民;旱地推广机械化坐水播种覆膜技术可行性探讨 [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99年04期
17
杨存建,刘纪远,张增祥,党承林;遥感和GIS支持下的云南省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 [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18
王朝辉;李生秀;王西娜;苏涛;;旱地土壤硝态氮残留淋溶及影响因素研究 [J];土壤;2006年06期
19
段亮;常江;段增强;;地表管理与施肥方式对太湖流域旱地磷素流失的影响 [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20
李华;王朝辉;王西娜;李生秀;;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转运的影响 [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