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与RUSLE的榆林市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研究
【摘要】:利用3S技术,采用美国通用的水土流失方程(RUSLE),对榆林市2001和2010年的土壤侵蚀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2001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 411t/(km2·a),年均侵蚀总量为1.93×108t;2010年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 237t/(km2·a),年均侵蚀总量为2.72×108t。2001—2010年榆林市各区县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有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佳县和子洲7个区县的土壤侵蚀类型发生了由中强度向高强度侵蚀的转化,土壤状况不断恶化。而定边、米脂、吴堡、绥德和清涧5县的土壤侵蚀类型由高强度向低强度侵蚀转变,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
|
|
|
|
1 |
张科利,刘宝元,蔡永明;土壤侵蚀预报研究中的标准小区问题论证[J];地理研究;2000年03期 |
2 |
蔡崇法,丁树文,史志华,黄丽;城镇土壤侵蚀的特点与危害[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2期 |
3 |
王占礼;中国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
4 |
周伏建;福建省土壤侵蚀与综合治理[J];水土保持通报;2000年04期 |
5 |
雷阿林,唐克丽,王文龙;土壤侵蚀链概念的科学意义及其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0年03期 |
6 |
杨存建,刘纪远,张增祥;重庆市土壤侵蚀与其背景的空间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0年03期 |
7 |
杨胜天,朱启疆;人机交互式解译在大尺度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作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0年03期 |
8 |
薛鲍;我校举办土壤侵蚀与生态重建国际学术研讨会[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9 |
曾大林,李智广;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工作的做法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0年01期 |
10 |
黄炎和,林敬兰,陈明华,周伏建;福建省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模型的初步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0年04期 |
11 |
李智广;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质量保证体系[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1年02期 |
12 |
李日新,石长金;大庆市土壤侵蚀成因及防治措施[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1年04期 |
13 |
卢金伟,李占斌;土壤侵蚀退化研究进展[J];土壤与环境;2001年01期 |
14 |
吕银枫;黄土地区土壤侵蚀特性的探讨[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1年03期 |
15 |
陈一兵,林超文;土壤侵蚀建模中作物参数测定方法研究(英文)[J];西南农业学报;2001年S1期 |
16 |
张俊飚;中国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J];云南环境科学;2001年02期 |
17 |
唐政洪,蔡强国,许峰,朱远达;不同尺度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实验监测及模型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
18 |
赵晓丽,张增祥,谭文彬,刘斌;西部地区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危害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03期 |
19 |
林开旺,陈永宝;福建省东南沿海水蚀区土壤侵蚀遥感测报[J];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04期 |
20 |
蔡继清,任志勇,李迎春;土壤侵蚀遥感快速调查中有关技术问题的商榷[J];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