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抗蚀抗冲性研究综述
【摘要】:该文是对土壤抗蚀抗冲性与其内在性质研究历史和特点的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
|
|
|
1 |
张建军,朱金兆,查同刚,杨雨行;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地抗冲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
2 |
杨安学;麻江县主要土壤类型的物理性质与土壤抗蚀性的关系的初步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04年02期 |
3 |
胡建忠;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工沙棘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J];沙棘;1999年01期 |
4 |
杨勤科,李锐;中国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定量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通报;1998年05期 |
5 |
胡建忠,范小玲,王愿昌,张鉴,王鸿斌;黄土高原沙棘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指标探讨[J];水土保持通报;1998年02期 |
6 |
刘国彬,张光辉;原状土冲刷法与人工模拟降雨法研究土壤抗冲性对比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1996年02期 |
7 |
王文龙,雷阿林;黄土性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初探[J];水土保持通报;1998年S1期 |
8 |
于大炮,刘明国,邓红兵,代力民,王庆礼;辽西地区林地土壤抗蚀性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3年05期 |
9 |
何小武,吴钦孝;高含沙水流及其植被防治效益研究综述[J];陕西林业科技;1998年02期 |
10 |
夏青;何丙辉;;土壤物理特性对水力侵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年05期 |
|
|
|
|
|
1 |
王百群,吴金水,吴振海;子午岭次生林区植被中有机碳的储量[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10期 |
2 |
鲁红侠,耿明;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氟吸附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3 |
杨力,于淑芳,宋国菡,张民,丁光国;山东高产粮田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1期 |
4 |
董晓霞,郭洪海,孔令安;滨海盐渍地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
5 |
蒋庆功,万广华,李涛;蔬菜主产区耕地管理与质量状况调查[J];山东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
6 |
孟庆华;李根英;王吉光;王刚;张延亮;;山东褐土高产农田的供磷特性[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
7 |
于静;高氯酸——硫酸酸溶——钼锑抗比色法监测巢湖底泥中的全磷量[J];安徽化工;1999年04期 |
8 |
孟志伟;於忠祥;朱林;孙秀伦;;施用缓释型保水剂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及氮素运移特征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
9 |
胡预生,於忠祥,李汝梁,胡承丕;皖南山区潜育水稻土土壤酶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2年01期 |
10 |
周阮宝,肖本如,盛援纲,朱胜东,陈文质;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基础生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2年02期 |
|
|
|
|
|
1 |
陈百明;试论土地资源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自然资源学报;1993年01期 |
2 |
许炼烽,刘明义,凌垣华;稀土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及植被恢复[J];农村生态环境;1999年01期 |
3 |
宋书巧,周永章;矿业废弃地及其生态恢复与重建[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1年05期 |
4 |
杨美卿;淤泥的起动公式[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6年01期 |
5 |
黄以职,郭东信,赵秀锋;青藏高原冻土区沙漠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冰川冻土;1993年01期 |
6 |
高成德,余新晓;水源涵养林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7 |
翟明普,蒋三乃,贾黎明;沙地杨树刺槐混交林细根动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Z1期 |
8 |
陈丽华;黄土地区水土保持林地土壤入渗规律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9 |
李土生,姜志林;苏南丘陵主要森林类型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年01期 |
10 |
许东新,杨学军,唐东芹,吴云昌,吴时英;上海外环林带森林结构的优化模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
|
|
|
|
1 |
杨华;山西吉县黄土区切沟分类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2 |
孙玉军,韩艺师,彭绍兵;旅游风景区索道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管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3 |
张建军,毕华兴,张宝颖;坡面水土保持林地地表径流挟沙能力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4 |
万福绪,韩玉洁;苏北沿海防护林优化模式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5 |
张建军,张宝颖,毕华兴,李笑吟;黄土区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土壤抗冲性[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6 |
张建军;纳磊;方家强;;晋西黄土区坡面糙率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7 |
王云琦,王玉杰,朱金兆;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林地土壤抗蚀性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6期 |
8 |
李家春,田伟平;工程压实黄土崩解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9 |
魏兴萍;赵纯勇;杨华;;基于GIS的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0 |
刘高焕,刘俊卫,朱会义;基于GIS的小流域地块单元划分与汇流网络计算[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
|
|
|
|
|
1 |
赵洋毅;周运超;段旭;;黔中喀斯特地区不同岩性土壤的抗蚀抗冲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
2 |
曹波;曹志东;王黎明;孙保平;王德成;张雪彪;刘菊芳;;植物根系固土作用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年01期 |
3 |
阮伏水,吴雄海;关于土壤可蚀性指标的讨论[J];水土保持通报;1996年06期 |
4 |
付兴涛;张丽萍;喻理飞;陈大海;;植物苗期根系抗侵蚀特性试验研究——以构树和顶坛花椒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2008年03期 |
5 |
雷俊山,杨勤科;土壤因子研究综述[J];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02期 |
6 |
王忠林,李会科,贺秀贤;渭北旱塬花椒地埂林土壤抗蚀抗冲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0年01期 |
7 |
于大炮,刘明国,邓红兵,代力民,王庆礼;辽西地区林地土壤抗蚀性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3年05期 |
8 |
沈慧,姜凤岐,杜晓军,鹿天阁;水土保持林土壤抗蚀性能评价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0年03期 |
9 |
李勇,朱显谟,田积莹;黄土高原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的有效性[J];科学通报;1991年12期 |
10 |
曾信波;贵州紫色土上植物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能的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