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徐建,戴树桂,刘广良;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模型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2年03期 |
2 |
张铁军;灰色理论在水污染总量控制规划中的应用[J];能源环境保护;1995年06期 |
3 |
林玉鹏,曾光明;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化设计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1999年04期 |
4 |
宋新山,阎百兴,何岩;污染损失率模型的构建及其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
5 |
李国文,胡洪营,郝吉明,马广大;生物滴滤塔中挥发性有机物降解模型及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01年01期 |
6 |
李金惠,聂永丰,马海斌,夏新,梁夫艳,甄晓月;油污染土壤气体抽排去污模型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02年01期 |
7 |
曹军
,徐福留
,李本纲
,陶澍
,林健枝;河水可溶性有机物与Cu~(2+)络合常数的确定[J];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
8 |
苏小康,曾光明;非平衡自组织理论模型应用于生活垃圾量预测[J];环境卫生工程;2002年02期 |
9 |
李世峰,王屹;黑龙洞泉污水倒灌对邯郸供水源地的影响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7期 |
10 |
杨崇豪,郑志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反应器降解有机物的数学模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1 |
赵金平,焦述强;基于GIS的地质环境评价在国外的研究现状[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2 |
苏惠波;嫩江冰封期污染物输入响应模型的建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13 |
张增祥,彭旭龙,陈晓峰,王长有;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动态监测的空间信息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J];环境科学;1999年01期 |
14 |
范浩杰,章明川,胡国新,王峻晔,姚强,曹欣玉,岑可法;炉内喷钙脱硫的模拟[J];环境科学学报;1999年05期 |
15 |
徐向阳,刘俊;太湖湖区有机物流失模拟[J];湖泊科学;1999年01期 |
16 |
吴德刚,刘光建;贵阳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初探[J];贵州环保科技;1999年02期 |
17 |
邹锐,郭怀成;经济开发区不确定性环境规划方法与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
18 |
潘根兴,Andrew C.Chang,Albert L.Page;土壤-作物污染物迁移分配与食物安全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7期 |
19 |
饶群,徐炎华,张宇锋,张雪英,芮孝芳;隔河岩水库库区总氮非点源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1期 |
20 |
汤梦玲,李青山,司芬改;水质评价模型选择综合分析与探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