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复杂碳酸盐岩岩性识别——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下古气藏为例
【摘要】:测井数据是进行岩性分类的最主要资料,但因为碳酸盐岩低孔,各向异性,非均质性的特点,造成石灰岩、白云岩和其过渡岩性的测井资料内在属性复杂,单从测井资料的数据分布结构较难解决岩性分类问题.为了降低岩性反演的多解性,需要对岩性资料进行空间相关性的研究.研究表明,采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开展以转移概率为基础的垂向空间岩性序列展布规律探索,利用垂向展布规律作为约束,结合动态求解策略,能够提高岩性分类的预测精度.使用该模型对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下古气藏复杂碳酸盐岩进行岩性识别,和传统统计学方法高斯混合模型相比,该方法能提高预测准确度5.89%以上.同时,该模型能够揭示某种沉积环境,避免最终的预测结果产生实际工区未曾出现的岩性序列.
|
|
|
|
1 |
陈溧;关于综合岩性识别和油气评价的一种设想[J];石油物探;1985年01期 |
2 |
孟凡顺;徐会君;朱焱;黄彦铭;;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在岩性识别中的应用[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1年01期 |
3 |
刘倩茹;薛林福;潘保芝;白烨;张程恩;;梨树断陷砂砾岩测井岩性识别[J];测井技术;2013年03期 |
4 |
张万良;遥感岩性识别研究的发展趋势——遥感与航空放射性信息集成[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5年01期 |
5 |
赵杰;李春华;;基于神经网络的两种岩性识别方法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22期 |
6 |
田玉昆;周辉;袁三一;;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岩性识别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4期 |
7 |
张治国,杨毅恒,夏立显;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在测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
8 |
宗金峰;;最大隶属优势准则在测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
9 |
李剑峰,赵英俊,刘德长,付锦;灵泉盆地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岩性识别方法探讨[J];国土资源遥感;1999年02期 |
10 |
王淑盛,徐正光,刘黄伟,王志良,史立峰;改进的K近邻方法在岩性识别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2期 |
11 |
覃豪,张超谟;基于粗糙集与模糊学的岩性识别[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2 |
刘秀娟;陈超;曾冲;兰磊;;利用测井数据进行岩性识别的多元统计方法[J];地质科技情报;2007年03期 |
13 |
常笃;刘继梓;刘均令;王青青;;岩性识别技术及其发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6期 |
14 |
刘跃辉;郑建东;;基于支持向量机原理的复杂地层岩性识别方法[J];国外测井技术;2011年04期 |
15 |
韦晶;朱金山;孙林;郭亚敏;;光谱增强技术在高光谱数据岩性识别中的应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11期 |
16 |
刘国全;贾丽;李凤霞;刘娟霞;周宝仙;;沧东凹陷致密油岩性识别方法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4年03期 |
17 |
M.J.Le Bas
,王奎仁;碳酸盐岩岩浆[J];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07期 |
18 |
许怀先,蒲秀刚,韩德馨;碳酸盐岩中烃源的识别——以西藏措勤盆地碳酸盐岩为例[J];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
19 |
徐则民,黄润秋,唐正光,费维水;中国南方碳酸盐岩上覆红土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05年04期 |
20 |
韩贵琳,刘丛强;贵州喀斯特地区河流的研究——碳酸盐岩溶解控制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