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抑菌活性物提取工艺
【摘要】:目的:优化迎春花花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抑菌效果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提取溶剂的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为体积分数90%乙醇溶液,60℃水浴加热2h;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藤黄八叠球菌和变形杆菌的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125g/mL,最小杀菌浓度均为0.25g/mL;提取物经强酸及高温处理后抑菌效果不明显,在碱性环境、紫外光、氧化还原剂处理后抑菌活性稳定;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抑菌活性。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工艺方法可应用于迎春花花中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
|
|
|
|
1 |
刘建新,黄彬红,连其深;花椒毒酚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2 |
袁德政,付爱华;浏阳红檵木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2003年01期 |
3 |
唐前瑞,陈友云,周朴华;红檵木花色素苷稳定性及叶片细胞液pH值变化的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3年04期 |
4 |
唐前瑞,周朴华;红木不同变异类型形态特征与色素含量的比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
5 |
贺中华;红木的园林应用及栽培管理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02年03期 |
6 |
黄瑞康,杨金桂,贺中华,李继承,刘源清;红木资源调查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1998年04期 |
7 |
童群义,高孔荣,周正宏;红曲色素抑菌作用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1997年05期 |
8 |
王允祥;葡萄色素抑菌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8年09期 |
9 |
卢成英,徐东翔,杜勇,黄早成,钟维;檵木叶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活性检测[J];食品科学;2005年07期 |
10 |
卢成英,唐克华,黄早成,张敏,曹庸;红檵木花红色素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5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