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维;原子力显微术[J];物理;1991年05期 |
2 |
王晓平,石勤伟;高聚物薄膜表面堆起结构的变温原子力显微术研究[J];物理学报;2003年03期 |
3 |
孙霞,王晓平,丁泽军,吴自勤;粗糙薄膜表面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和多重分形分析(英文)[J];电子显微学报;2002年03期 |
4 |
王静,顾宁;原子力显微术应用于生物纳米结构表征与测量的研究进展[J];微纳电子技术;2003年11期 |
5 |
潘宇观,薛纪越,蔡元峰,沈洪婷;HCl溶液对紫苏辉石溶解的原子力显微镜实时观测[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
6 |
邓国宏,徐启旺,王琛,刘卯子;细菌波动生长过程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11期 |
7 |
张军,王远亮,谷俐,潘君;肌动蛋白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3年06期 |
8 |
于泳,应佩青,靳刚;牛血清蛋白在亲水硅片表面吸附的原子力显微成像[J];电子显微学报;2003年01期 |
9 |
谢辉;蔡继业;;胶体金修饰纳米免疫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测定[J];生物物理学报;2007年03期 |
10 |
焦卓锋;马秋梅;王艳伟;冉诗勇;杨光参;;一种单分子操纵DNA-组蛋白复合物的新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1期 |
11 |
郑文军;摩擦强度对薄膜表面形态的作用:原子力显微镜下的观察(英文)[J];液晶与显示;2002年06期 |
12 |
林丹樱,王秀凤,韩东,马万云,陈瓞延;活体细胞骨架的原子力显微成像[J];电子显微学报;2004年02期 |
13 |
王晓平,刘磊,胡海龙,张琨;原子力显微术轻敲模式中探针样品接触过程及相位衬度研究[J];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
14 |
林克椿;;生物单分子探测与成像的新进展[J];生物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
15 |
李密;刘连庆;席宁;王越超;董再励;李广勇;肖秀斌;张伟京;;利用AFM探测淋巴瘤细胞表面CD20抗原与其抗体的相互作用[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0年11期 |
16 |
吴海明,朱扬明,杨晓敏,陆祖宏,韦钰,罗棋,孙政明;聚酰亚胺摩擦膜定向液晶的机理研究[J];科学通报;1996年11期 |
17 |
陈佩佩;董宏涛;陈龙;孙全梅;韩东;;原子力显微术应用于活细胞及新鲜组织成像的新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14期 |
18 |
周德祥;姜晓丹;徐如祥;蔡颖谦;郭燕舞;许刚;胡继良;;葡萄球菌蛋白A胶体金分子结构特点及作为原子力显微术标记物的可行性[J];广东医学;2008年02期 |
19 |
;生物物理学[J];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1998年02期 |
20 |
刘玉颖;王鹏业;窦硕星;;应用分子梳技术对DNA单分子的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