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工程老化评估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综合集成方法论[3]的思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工程老化评估系统模式[1].并据此以全国大型泵站老化评估为例,对其中评判指标体系、评判方法与模型、更改规模寻优模式、老化演变过程与预测以及权重系数的试验统计确定方法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
|
|
|
1 |
滕流慧;全国泵站科技情报交流会暨泵站老化调查座谈会在广州市召开[J];水利水电技术;1992年07期 |
2 |
王文和;从我省泵站工程老化看加快泵站技术改造的必要性[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1994年03期 |
3 |
骆辛磊,高占义,冯广志,顾宇平,赵乐诗,陈志军;泵站工程老化评估研究[J];水利学报;1997年05期 |
4 |
张志俊,崔德密,郑继;水闸老化的灰色评估法[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
5 |
张志俊,吴太平,闪黎;水闸老化的模糊集合论评估方法[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
6 |
张志俊;水闸老化状态的整体评估方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8年04期 |
7 |
张志俊,毛鉴,唐新军;水闸老化评估的专家系统方法[J];新疆工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8 |
张志俊,唐新军;水闸老化病害状态的结构可靠性理论评估方法[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9 |
本刊编辑部;北方片泵站老化现状及技改成效分析研讨会在天津召开[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5期 |
10 |
杨具瑞,方铎,田媛,何文社;多级泵站老化的模糊评价模式[J];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