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人工湿地生境系统的河流湿地生态修复
【摘要】:叙述了成功修复河流湿地生态系统需考虑的几个重要方面。首先,要考虑适合现场环境的天然特征;其次,应根据生态环境指南要求,对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在内的整个生态修复过程进行监测,监测过程中应持续收集水的净化率、生态修复有效性等数据。最后,提出应逐步制订并完善适合不同地区特征的生态修复操作指南。
|
|
|
|
1 |
朱丽丽;袁延;古宝和;;南湖荡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研究[J];中国水利;2010年05期 |
2 |
王美秋,赵志怀,王勇;煤矿酸性废水处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8期 |
3 |
孔琼菊;方国华;马秀峰;;柘林水库的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J];人民长江;2008年06期 |
4 |
周昊;;全球变暖与沼泽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5 |
翟水晶;李缇来;胡维平;钱谊;;火电厂温排水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以江苏射阳港电厂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06期 |
6 |
;昆明将建5万亩生态湿地[J];给水排水;2009年10期 |
7 |
徐心诚,张红梅;湿地保护与生物多样性[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8 |
辛琨,肖笃宁;盘锦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J];生态学报;2002年08期 |
9 |
何池全,赵魁义,余国营,赵志春,王国平;湿地生态过程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
10 |
闫娥,杨帆;加强江河源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J];青海环境;2001年02期 |
11 |
傅国斌,李克让;全球变暖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01年01期 |
12 |
汪朝辉,王克林,许联芳;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4期 |
13 |
肖海涛,沈波,张银龙;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与生态调节技术[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年01期 |
14 |
刘树坤;刘树坤访日报告: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三)[J];海河水利;2002年03期 |
15 |
彭友贵,陈桂珠,夏北成,吴乾钊,陈旸;广州南沙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保护[J];湿地科学;2004年02期 |
16 |
杜庆文;托起湿地[J];国土绿化;2005年10期 |
17 |
刘树坤;刘树坤访日报告: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四)[J];海河水利;2002年04期 |
18 |
翁笑艳,庄一廷;湿地生态监测技术及其在福州市应用的探讨[J];福建环境;2003年05期 |
19 |
湛秀松;邹建明;陆大明;;北京翠湖和汉石桥等湿地的调查监测[J];北京水务;2009年S2期 |
20 |
赵康;公路建设对湿地资源的影响与保护对策[J];森林工程;200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