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西坳陷油源对比研究新进展
【摘要】:酒泉盆地酒西坳陷原油地球化学性质很相似,而烃源岩的性质较复杂。选择干酪根碳同位素、Pr/Ph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比值等参数计算下白垩统3套烃源岩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聚类分析,将下白垩统烃源岩分为6类,下沟组下段和赤金堡组上段烃源岩的相关性很好,而中沟组、下沟组上段和赤金堡组下段的烃源岩差异较大。根据6类烃源岩的热成熟度、碳同位素类型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进行油源对比,确定酒西坳陷主要烃源岩是下沟组下段和赤金堡组上段有机质类型相对较好的湖相泥岩和泥灰岩。图4表2参10
|
|
|
|
1 |
蔡忠东,单保杰,张冲;沾化凹陷四扣洼陷油源对比[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4期 |
2 |
解东宁;周立发;刘彬辉;武晓玲;;孟岗集洼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3 |
张虎权;王廷栋;林卫东;袁剑英;张景廉;;民和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3期 |
4 |
刘士林;李原;郭利果;刘清伟;林舸;龚发雄;周叶;;渤南洼陷沙三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4期 |
5 |
彭立才;彭小群;汪立群;;柴达木盆地北缘马北地区油源对比[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5期 |
6 |
马美春;;沔阳凹陷沔45井油源探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3期 |
7 |
徐冠军;王培荣;刘建宪;肖廷荣;任冬苓;;烃源岩中C_5—C_(13)分析新方法及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年06期 |
8 |
曹瑞成;王伟明;尚教辉;汪庆锴;;应用层序地层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呼和湖凹陷烃源岩[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9 |
陈树杰;;江汉盆地通海口地区海古1井侏罗系油源探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
10 |
袁彩萍;徐思煌;贾霍甫;王新征;韩忠义;;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孔店组烃源岩特征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02期 |
11 |
赵波;王革;王雪;张顺;林铁锋;;安达向斜达9井扶余油层油流的确定[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6期 |
12 |
雷露;屈红军;苗建宇;范玉海;万延周;;鄂尔多斯盆地吴定地区烃源岩的油源对比[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9期 |
13 |
马立元;程克明;熊英;杨智明;;酒西坳陷部分原油生物标记物特征异常分析[J];沉积学报;2006年04期 |
14 |
胡咏,张大江,于兴河,程克明,熊英,杨智明;酒西坳陷油藏地球化学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1期 |
15 |
刘逸;林军;李凯军;徐恒;;胡状集地区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年02期 |
16 |
王兴光;苗洪波;李建臣;于忠;;原油与其烃源岩中甾萜类化合物指标的差异[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1期 |
17 |
阿布力米提,唐勇,李臣,李世宏,苗刚;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盆地白垩系生油的新认识[J];新疆石油地质;2004年04期 |
18 |
刘小薇,程克明;微量元素在煤成烃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年05期 |
19 |
刘运黎;沈忠民;丁道桂;冷德勋;刘光祥;饶丹;;江南-雪峰山推覆体前缘沥青古油藏及油源对比[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20 |
冯志平;汪小泓;付进梅;;江陵凹陷虎4井荆沙组油源探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