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水环境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针对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 ,直接从判断矩阵的定义出发 ,提出了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 (AGA AHP) ,利用该法可同时确定层次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和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的初步结果说明 :AGA -AHP法直观、可行且有效 ,计算简便、精度高
|
|
|
|
1 |
胡晓寒,党志良,马飞,吴佳鹏;层次分析法在水库景区规划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年02期 |
2 |
苏飞,董增川,陈敏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几种标定的对比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06期 |
3 |
朱秀珍,崔远来,李远华,罗玉峰,郑祖金;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权重系数的确定[J];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01期 |
4 |
王亚军;模糊一致理论及层次分析法在岸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4年03期 |
5 |
李传威;;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的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5年12期 |
6 |
王亚军;吴昌瑜;任大春;;堤防工程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岩土工程技术;2006年01期 |
7 |
刘仁涛;付强;李伟业;冯艳;李国良;;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与探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
8 |
方燕,党志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
|
|
|
|
|
1 |
程健;金菊良;张礼兵;;加速并行遗传算法及其在暴雨强度公式参数优化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
2 |
赵姝明,高洪深,都卫国;PERT网络模拟的支持系统[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
3 |
赵翠霞,张于心,孙毅,陈志业;城际铁路发展模式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4 |
邹锐,郭怀成,刘磊;不确定性条件下经济开发区环境规划方法与应用研究(Ⅰ)——不确定性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及算法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
5 |
郭怀成,邹锐,刘磊;不确定性条件下经济开发区环境规划方法与应用研究(Ⅱ)——厦门海沧投资区环境经济系统规划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
6 |
杨晓华,杨志峰,郦建强;格雷码混合加速遗传算法及其性能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7 |
金菊良,魏一鸣,丁晶,付强;年径流预测的Shepard插值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年01期 |
8 |
邓子峰,隋海燕,韦鹤平;竹园放流工程与城市污水海洋处置[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
9 |
何强,王增欣,李惠鹏;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1期 |
10 |
陈金辉,肖冬荣;对偶线性规划模型在大气污染物最优化控制中的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2期 |
|
|
|
|
|
1 |
宫辉力;鲍新华;;层次分析法在水质污染模糊综合评判中的应用[J];地下水;1989年04期 |
2 |
李兴旺;小城镇供水工程的经济评价[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3 |
;层次分析法的标度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06期 |
4 |
赵廷宁,武健伟,王贤,史明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5 |
张文鸽,李会安,蔡大应;水质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J];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10期 |
6 |
罗金耀,李道西;节水灌溉多层次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3年05期 |
7 |
刘虹,吴小萍,高清平;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8 |
李玉文,关兆红,任彩银;灰色关联分析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年10期 |
9 |
郭宗楼;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J];环境科学研究;1998年05期 |
10 |
齐学斌,庞鸿宾;节水灌溉的环境效应研究现状及研究重点[J];农业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
|
|
|
|
|
1 |
李丽娟;李海滨;王娟;林超;只德国;郭勇;;海河流域河道外生态需水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