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网络的快速容错恢复技术
【摘要】:多节点系统的容错设计面临较大挑战,降低容错成本和提高容错实时性成为主要研究目的。介绍面向SpaceWire网络的多节点容错恢复技术研究工作,引进任务动态迁移机制,从体系结构角度,研究检查点设置、故障发现、实时任务迁移、任务恢复等技术,突破检查点设置与卷回、任务动态恢复、消息重定向、任务迁移策略等关键技术。实测结果表明,从故障发现到任务迁移恢复平均时间为278ms,比传统任务时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实现了一种多节点系统容错快速恢复技术途径。
|
|
|
|
1 |
张志敏;吴军;严明玉;;面向网络的快速容错恢复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8年09期 |
2 |
胡根;自适应任务迁移分布计算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年09期 |
3 |
曾宪文;微处理机应用系统的容错设计[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
4 |
董悦丽;郭权;孙斌;李正夫;;云环境下药物分子对接动态任务迁移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6年01期 |
5 |
屈婉霞,蒋句平,杨晓东,徐炜遐;并行计算机系统容错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年09期 |
6 |
武庄,王强;系统集成中的容错设计问题[J];计算机工程;2000年06期 |
7 |
陈卫兵;8051单片机系统的自检容错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03期 |
8 |
成鹰;应用系统的容错设计[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9 |
李保庆,陈君,陈俊亮;CIN02系统的一种容错设计方案[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10 |
李志;典型机构容错设计中的运动可靠性分析[J];机械设计;2004年09期 |
11 |
郑春华;单片机系统数据输入的容错设计[J];自动化与仪表;1995年02期 |
12 |
马秀娟,张秀珍,曹喜滨,徐国栋;容错星载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J];微处理机;2003年02期 |
13 |
方蕾;一种采用软硬件双重容错技术的微机系统[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4 |
刘耀,胡越明,金利峰;高可靠计算机系统的容错技术[J];计算机工程;2004年S1期 |
15 |
童勤义
,王国裕;整片集成与容错技术[J];电子器件;1987年01期 |
16 |
陆阳;王强;张本宏;诸葛战斌;;计算机系统容错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0年13期 |
17 |
陈卫;孟浩;商伶俐;高宁;;容错技术及其在电力机车测控系统中的应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
18 |
杨文军,何丹;实时控制系统RAM区数据保护的容错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1992年12期 |
19 |
谢建洲;;计算机系统容错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06期 |
20 |
杨鸿华;;计算机系统容错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2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