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国杰;试论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方法[J];中医研究;2005年01期 |
2 |
余林中,罗佳波,谭晓梅;方剂组成原理基础研究思路[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年03期 |
3 |
聂建华;田琳;苑述刚;游世晶;;论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在推拿手法中的应用[J];福建中医药;2006年01期 |
4 |
于友华;方剂配伍理论的系统科学思想[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
5 |
樊巧玲,李飞;关于方剂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6 |
周鹏;张艳军;张德芹;;从配伍论“方药离合”[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10期 |
7 |
李飞,柴瑞霁;方剂组成原则的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8 |
吴友忠
,罗若茵;论方剂理解的三个方面及其统一性[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年11期 |
9 |
唐于平;段金廒;丁安伟;尚尔鑫;陆茵;范欣生;;中医方剂物质基础现代研究的策略[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年05期 |
10 |
梁兴才;;看君臣佐使与现代军事实验[J];中医药信息;1986年03期 |
11 |
刘启廷;;理法方药临床应用体会(二)[J];中医药学刊;1984年05期 |
12 |
谭毓治,彭旦明,肖舜玲,龙鸣鹤,胡因铭;九个方剂对大鼠实验性发热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89年05期 |
13 |
翁凤泉;浅谈下法的临床应用[J];新中医;1989年05期 |
14 |
祁俊生,徐辉碧,周井炎,陆晓华,杨祥良,管竞环;中药方剂中微量元素与四性关系的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
15 |
张洪春;应用《医林改错》方剂治验举隅[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03期 |
16 |
韩凌,王钦茂;中医传统方剂复方研究概述[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7 |
王占奎,孙桂荷;《金匮要略》痹证专篇外的方剂运用[J];中医药学刊;1999年04期 |
18 |
胡朝富,方明智,丁子金,雷庭文;中医治疗骨折的方剂研究[J];中国骨伤;2000年01期 |
19 |
苑嗣文;镇吐方剂的药理作用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0年05期 |
20 |
聂淑琴;四种“温里”方剂对大鼠内毒素休克的保护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0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