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冷凝器稳态分布参数模型
【摘要】:为了克服由于实际装置的复杂性及生产工艺的差异对冷凝器稳态仿真精度的影响 ,提高冷凝器仿真模型的通用性和准确性 ,提出了冷凝器基本模型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仿真思路 .以相区划分和制冷剂出口焓值迭代为基础 ,提出了一种稳定的逆流型冷凝器仿真分布参数模型和算法 ,建立了冷凝器仿真的基本模型 .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变化趋势一致 ,能够在定性上反映实际物理过程的基本特性 .通过对部分实验数据的学习 ,进一步建立了与基本模型相结合的人工神经网络 .利用其非线性映射能力进行模型修正 ,显著提高了冷凝器的仿真精度 ,从而为同时提高冷凝器仿真的通用性和准确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程应用方法
|
|
|
|
1 |
王红雨,区颖达;贯流风机内流场的有限元计算及对偏心涡旋度的分析[J];风机技术;2002年01期 |
2 |
李永星,尹飞,陈听宽,李会雄;内螺纹管中汽-液两相流体摩擦压降特性研究[J];核动力工程;2005年03期 |
3 |
明廷臻,刘伟,王苇;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管束间自然对流的CFD模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9期 |
4 |
杨波,钟芳源;横流风机内部偏心涡特性分析[J];流体机械;1999年09期 |
5 |
徐庶民,徐立功,杨基明,徐先桂,嵇成业,李强;不等距叶轮贯流风机的噪声分析[J];暖通空调;2002年03期 |
6 |
陈次昌;横流式风机内部非定常流的数值计算[J];农业机械学报;1996年01期 |
7 |
胡俊伟,丁国良,赵力,张春路;贯流风机结构参数及工作特性的关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
8 |
伍先俊,朱石坚,李志明;低A声级贯流风机叶片周向角不等距优化设计[J];应用声学;2004年06期 |
9 |
邵双全,石文星,李先庭,彦启森;基于两相流体网络的复杂制冷空调系统模型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08期 |
10 |
邓斌;陶文铨;林澜;;蒸发器流程布置的数值模拟研究与分析[J];制冷学报;2006年01期 |
|
|
|
|
|
1 |
张春路;魏志勇;丁国良;沈建;杭晓东;郭卫东;顾中华;;房间空调器仿真软件的开发及应用[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
|
|
|
|
|
1 |
唐余勇,刘开昌,宋克东;平面谐波传动设计中的几何——优化模型[J];宇航学报;1989年01期 |
2 |
赵京华,赵学笃,张振京,王裴;横流式农用清选风机内部气体流动数值模拟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989年03期 |
3 |
刘翠容
,郑国瑛;平原灌注式水库优化调度模型[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
4 |
梁保国,乐禄祉,李正平;一类社会系统的协调模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5 |
蒋志扬,王国斌,吴斌,鲁军启;无刷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J];航空学报;1989年03期 |
6 |
蒋祖国;估算低周腐蚀疲劳寿命的几个模型[J];航空学报;1989年06期 |
7 |
沙德松,孙焕纯,徐卫真;线粘弹性体的模型识别[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
8 |
黄建华,王其平;气吹电弧的简化模型[J];高压电器;1990年01期 |
9 |
姚明海,蔡尚峰;线性系统数学模型频域简化方法的比较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
10 |
姚明海,蔡尚峰;两个新的频域简化方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