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英文)

吴愈晓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教育规模的扩张,城乡居民的受教育水平逐年提高,但教育不平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改善。本文使用CGSS2008数据,检验户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受教育年限以及兄弟姐妹数量等因素对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教育阶段升学机会的影响及其作用在1978至2008年期间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初中升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没有变化,高中和大学升学机会的城乡不平等有扩大趋势;父亲职业地位对子女升学机会的影响保持不变,表明教育获得的阶层差异自1978年以来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父母受教育年限对子女教育获得的作用显著,而且其作用持续上升;因兄弟姐妹数量差异导致的教育不平等也有上升趋势。要理解改革后中国教育不平等的结构及其演变,除讨论阶层不平等外,尚需关注影响居民教育决策的微观机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艳;董翔薇;;教育机会和文化资本获得的阶层相关性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杨宝琰;万明钢;;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实证研究成果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7期
3 陈光;;文化资本再生产视角下的农村教育相对弱势分析及展望[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蒲倩;;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9年28期
5 刘双花;刘烨;;文化资本与教育—布迪厄思想一探[J];大众商务;2009年20期
6 ;媒体链接[J];江西教育;2003年18期
7 孙小红;从文化资本到符号暴力——谈布迪厄的教育观[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罗生全;;学校文化资本建设的现实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1期
9 黄忠敬;论布迪厄的课程文化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10 孙文龙;;英国保守党的教育政策[J];外国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11 朱镜人;;战后影响西德教育政策的因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12 谈松华;当前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特征及教育政策的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1997年06期
13 曾天山;教育政策研究刍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14 李江源;教育政策失真原因的综合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05期
15 李海霞;国外多媒体计算机教育政策及措施[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5期
16 肖雪慧;从根本上检讨教育政策——反思1990年代的教育[J];中国改革;2004年12期
17 吴德刚;;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18 罗豫元;;美国双语教育实施失败的因素分析[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年10期
19 罗豫元;;美国双语教育实施失败的因素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0 王等等;焦瑶光;;教育负向功能研究及其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熊亚;;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张淇;李景勃;;西部大开发教育政策分析及其前景展望[A];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科技要支撑贵州更快更好发展:贵州省决策科学研究会、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冯永庆;;试论教育在构建和谐垦区中的地位和作用[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举;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冉源懋;从隐性生存走向软性治理[D];西南大学;2013年
5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8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巧云;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8 程细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凌远宏;私人基金会在美国教育上的角色和作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康琪;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明熹;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葛洪才;以公平理念审视教育政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贺春兰;关心现实问题、关怀弱势群体、关注制度创新[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袁振国;全面建设小康:教育政策选择的重点与难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朱四倍;择校考量政府教育政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杨金溪;“最猛教育政策”能否影响全国[N];中国财经报;2007年
7 王柏玲 何连弟 姜澎;以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N];文汇报;2000年
8 孙霄兵;农村教育政策的弱势局面开始改变[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朱金花;公平视角下教育政策理念转向[N];吉林日报;2005年
10 邓聿文;谁制造了中国的教育差距[N];友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