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的数值模拟
【摘要】:建立一个σ坐标系下三维非线性斜压陆架模式,研究夏季径流量、台湾暖流、黄海冷水团、风场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数值试验基本再现了夏季长江冲淡水低盐水舌伸向东北的现象和渤、黄、东海的环流结构。长江径流量只影响近口门附近冲淡木朝东南方向扩展势力和整个冲淡水扩展范围的大小。台湾暖流深受底形的影响,流动路径稳定,且不受自身强度的影响,又主流远离长江口,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不大。黄海冷水团产生的余流在长江口海区阻碍着冲淡水沿岸向南扩展,在远离长江口海区诱导冲淡水向东南运动。总的黄海冷水团的作用是使长江冲淡水低盐水舌伸向东北.黄海冷水团越强,这种作用就越明显。夏季风场在冲淡水转向东北的过程中作用显著。
|
|
|
|
1 |
;The Kuroshio Transport East of Taiwan and the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 from the Interior Ocean[J];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04年02期 |
2 |
奚盘根,张淑珍,冯士筰;东中国海环流的一种模型 Ⅰ、冬季环流的数值模拟[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
3 |
沈育疆;东中国海潮汐数值计算[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
4 |
冯士筰,张淑珍,奚盘根;东中国海环流的一种模型 Ⅱ、夏季环流和相似准则[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
5 |
顾宏堪,熊孝先,刘明星,李延;长江口附近氮的地球化学 Ⅰ、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硝酸盐[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
6 |
张淑珍,奚盘根,冯士筰;渤海环流数值模拟[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
7 |
汪景庸;东中国海中风暴潮的一次数值模拟[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
8 |
苏育嵩;第二章 黄东海地理环境概况、环流系统与中心渔场[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
9 |
苏育嵩;黄东海地理环境概况、环流系统与中心渔场[J];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6年S1期 |
10 |
陈宗镛,周天华,于宜法,汤恩祥,黄彦福;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
|
|
|
|
1 |
陈宗镛,周天华,于宜法,汤恩祥,黄彦福;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2 |
袁耀初,苏纪兰,赵金三;东中国海陆架环流的单层模式[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2年01期 |
3 |
李坤平,周天华,陈宗镛;中国近海月平均海面的变化及其原因的初步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2年05期 |
4 |
程天文,赵楚年;我国主要河流入海径流量、输沙量及对沿岸的影响[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5年04期 |
5 |
浦泳修,许小云;1972—1983年期间东海(PN断面)的黑潮流况[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6年01期 |
6 |
赵保仁;长江口外的上升流现象[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3年02期 |
7 |
王辉;东海和南黄海冬季环流的斜压模式[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5年02期 |
8 |
余兆康,高家镛,巫锡良;中国平均海面与国家高程基准之间的偏差[J];台湾海峡;1989年02期 |
|
|
|
|
|
1 |
朱建荣,肖成猷,沈焕庭,朱首贤;黄海冷水团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1998年04期 |
2 |
朱建荣,沈焕庭,朱首贤;三维陆架模式及其应用——一个三维陆架模式及其在长江口外海区的应用[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3 |
苏育嵩;第二章 黄东海地理环境概况、环流系统与中心渔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4 |
苏育嵩;黄东海地理环境概况、环流系统与中心渔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S1期 |
5 |
苏育嵩;黄、东海地理环境与环流系统分析——长江口及济州岛邻近海域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第二章)[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S1期 |
6 |
浦泳修;夏季东海30°N断面的盐度分布类型[J];东海海洋;2002年01期 |
7 |
赫崇本,汪圆祥,雷宗友,徐斯;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及其性质的初步探讨[J];海洋与湖沼;1959年01期 |
8 |
赵保仁;黄海冷水团锋面与潮混合[J];海洋与湖沼;1985年06期 |
9 |
张书文,夏长水,袁业立;黄海冷水团水域物理-生态耦合数值模式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
10 |
浦泳修,黄韦艮,许建平;长江冲淡水扩展方向的周、旬时段变化[J];东海海洋;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