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的共发光效应
【摘要】:在研究铕(钐)-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邻菲罗啉(Phen)-表面活性剂荧光体系时发现,于上述体系中加入 La~(3+)、Tb~(3+)、Gd~(3+)、Lu~(3+)、Y~(3+)等稀土离子则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加数十倍乃至数百倍,这是一种新发现的荧光增强现象,我们把它命名为“共发光效应”。本文研究了该效应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以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
|
|
1 |
朱贵云;杨景和;雷建芳;张慧;;铽—EDTA—水杨酸—表面活性剂荧光体系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89年04期 |
2 |
朱贵云;杨景和;牛衍涛;;镝—钛铁试剂—CTMAB—聚丙烯酰胺荧光体系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88年01期 |
3 |
杨景和,朱贵云,刘传明,张博;稀土共发光效应的研究——Eu—La—TTA—邻菲罗啉—吐温—20体系的共发光效应及其分析应用[J];科学通报;1988年19期 |
4 |
朱贵云;杨景和;王磊;;稀土共发光现象的研究钆存在下钐—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邻菲罗啉(Phen)—Triton X—100荧光体系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88年01期 |
5 |
张蕴珍;吴水生;;多元络合物光度分析学术讨论会在杭州召开[J];化学通报;1982年01期 |
6 |
邬春华,尹家元,周世萍,杨光宇;多元络合物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2期 |
7 |
卢业玉,罗宗铭;多元络合物在生物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2年08期 |
8 |
徐其亨;;多元络合物的生化效应和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云南化工;1986年01期 |
9 |
高湘崧,胡可人;关于稀土多元络合物显色反应的选择性问题[J];冶金分析;1982年03期 |
10 |
杨振华;phen—TBF—CTMAB多元络合物光度法测定微量银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87年04期 |
11 |
李先春;李思群;;利用■系元素—氨基G酸偶氮氯膦—氯代十六烷基吡啶—乙醇多元络合物体系测定铈组稀土含量[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
12 |
王怀公
,龚国权;多元络合物显色反应的研究(XIV)聚乙烯醇(PVA)—(口底)唑—Gu体系[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2期 |
13 |
黎心懿,陈震华,曾云鹗;稀土-氨基J酸偶氮氯膦-氯代十四烷基吡啶-乙醇多元络合物的研究及分析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3年05期 |
14 |
张朝平;周晓兰;齐大勇;周天泽;;镍-2-(6-溴-2-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酚—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80多元络合物的研究[J];化学试剂;1986年06期 |
15 |
徐其亨;;多元络合物在仪器分析中的应用[J];云南冶金;1986年05期 |
16 |
晋勇;多元络合物在钽铌分析中的应用[J];稀有金属;1989年03期 |
17 |
罗宗铭,宾丽英;多元络合物在有机药物及生物成分分析中的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2期 |
18 |
蔡汝秀,李清香,陈震华,曾云鹗;稀土—氨基G酸偶氮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乙醇多元络合物的研究及应用[J];冶金分析;1983年01期 |
19 |
汪晓东,朱建华,刘红研,叶明,于洋;高效、环保新型原油脱钙剂的研制[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5年03期 |
20 |
范瑛
,常文保;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多元络合物光度分析法学术会议在济南召开[J];分析试验室;198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