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集聚度的测度
【摘要】:21世纪初以来,产业集群在推动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业界和学界关于产业集群的探索研究方兴未艾。其中,有关产业集聚度测度的研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目前,产业地理集聚程度的测度方法多是从传统的集中度测度方法演变而来,其基本方法是利用经济学中衡量分布均衡状态的指标,利用因子分析、层次分析、结构方程等一些定量方法进行研究。而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关键部分始终是产业集聚度测度指标的选择。本文试图将串联目前各种有关产业集聚度测度指标的研究成果,总结它们的贡献与不足,以期能促进对产业集聚度测度的研究进展。
|
|
|
|
1 |
张爱琴;;基于县域经济范围的山西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度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
2 |
曹顺良;刘杰;李宁;张爱清;王建会;;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分析[J];软科学;2008年11期 |
3 |
闫国庆;孙琪;陈超;仲鸿生;任建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年04期 |
4 |
李超;朱祖平;;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振兴三明工业基地的道路选择[J];价值工程;2006年01期 |
5 |
洪燕;;制度集聚:我国高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新解释——以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6年04期 |
6 |
陈柳钦;;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4期 |
7 |
;工业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8年01期 |
8 |
张晓晨;;济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存在问题探究[J];中国商贸;2009年14期 |
9 |
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年02期 |
10 |
魏守华,邵东涛;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06期 |
11 |
李如义;复兴武汉——武汉二十一世纪可能崛起成为世界十大超级城市[J];湖北财税;2003年17期 |
12 |
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
13 |
胡昱,刘文俭;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以青岛电子家电业为例[J];桂海论丛;2003年06期 |
14 |
熊晓云,张金隆;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科技效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5期 |
15 |
王家新,姜德波;以集群理论指导地区产业分工[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S2期 |
16 |
刘斯康;产业集群理论对实施产业布局的启示[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7 |
胡昱,刘文俭;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探析——以青岛家电电子业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4期 |
18 |
;问题关注[J];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49期 |
19 |
冯德连,张兴云;经济全球化下产业集群化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20 |
许正中,许铭桂;我国城市经营应注意的问题及关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