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褐藻糖胶的研究
【摘要】:本工作研究了我国人工养殖的海带叶片中褐藻糖的分布,及海带综合利用工业的废料碱凝沉物中褐藻糖胶的存在量和分离条件。 海带叶片中的褐藻糖含量分布边缘比中部多,并从基部向尖部增加,即由0.3%增至1%以上。 试验了用十六烷氯化吡啶法(CPC法)和乙醇沉淀法从碱凝沉物中分离褐藻糖胶的条件。两种方法的褐藻糖胶获得率分别为5.6%和4.4%(对于碱凝沉物),其中的褐藻糖含量分别为24.7%和28.7%。碱凝沉物中的褐藻糖含量为1.4~3.5%。 还研究了从褐藻糖胶以酸水解制取褐藻糖的诸条件,并分离出纸层析纯的褐藻糖结晶。
|
|
|
|
1 |
张全斌,徐祖洪;几种褐藻中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分离及分析[J];海洋科学;1997年03期 |
2 |
林洪,江洁,薛长湖,蔡跃飘;褐藻岩藻聚糖结构和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2002年06期 |
3 |
张全斌,徐祖洪;褐藻多糖硫酸酯化学研究的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1996年04期 |
4 |
杨会琴,李敬,戴翠萍;海带中岩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5 |
刘群;徐中平;;海带硫酸酯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J];河北渔业;2007年06期 |
6 |
邢杰,刘守涛,高君,赵国良;海带多糖的提取及组份LI的分离与鉴定[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7 |
何云海;汪秋宽;刘红丹;;用复合酶酶解提取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工艺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8 |
赵铮蓉,任娟,朱旭祥;褐藻多糖的药理作用与制备[J];东海海洋;2004年03期 |
9 |
郭亚贞,王慥,曲鹏鹏;香菇多糖的纯化和结构分析[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0 |
鞠国泉;李敬;;海带中褐藻糖胶的提取及其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
|
|
|
|
|
1 |
王庭欣,秦淑贞,赵文,蒋东升,马晓彤,边庆荣;海带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抑制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1999年02期 |
2 |
张部昌,吴东儒,陶乐平;天门冬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
3 |
陈京,熊耀康;多糖类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及其进展[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4 |
李凡,田同春,石艳春,刘扬,张绍伦;褐藻糖胶体外抗病毒作用研究[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5 |
冯婷,何聪芬,赵华,董银卯;植物多糖研究概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6 |
曹雁平,万良才,曲凤桐;酸枣浸取工艺研究[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7 |
陶平,贺凤伟;大连沿海13种速生海藻无机营养元素的分析[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
8 |
彭勃,苗明三,王颖芳,王宇亮;橄榄解酒饮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08期 |
9 |
王利群,董英;海带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开发前景[J];包装与食品机械;1999年01期 |
10 |
程忠玲;海带中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提取及抗凝血活性的测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
|
|
|
|
|
1 |
张颖;岑颖洲;黄日明;李药兰;张美英;;南海七种海藻多糖的抗病毒活性初步研究[J];病毒学报;2006年04期 |
2 |
程忠玲;海带中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提取及抗凝血活性的测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
3 |
盖英萍,牟志美,冀宪领,李菡,王常青,卢长征;桑叶多糖的提取与分析[J];蚕业科学;2005年01期 |
4 |
刘艳,杨海波,林芃;小球藻中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5 |
阮积惠;海藻主要药用成分的研究和展望[J];东海海洋;2001年02期 |
6 |
赵铮蓉,任娟,朱旭祥;褐藻多糖的药理作用与制备[J];东海海洋;2004年03期 |
7 |
伍志春,欧阳藩,房燕丽,赵兵;非水溶性有机试剂萃取海藻多糖[J];高技术通讯;2000年08期 |
8 |
程忠玲,王松;褐藻糖胶及其与胶原复合物的体外抗凝血活性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3年04期 |
9 |
张卫国,刘欣,陈永泉;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3年03期 |
10 |
张彦民;张红梅;郑四方;秦岭;李宝才;;硫酸酯化多糖提取工艺优化[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