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鸭茅种质资源穗部形态多样性研究
【摘要】:对收集的国内外77份鸭茅材料的15项穗部性状进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77份材料在穗部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1.334),每穗轴小花数、旗叶宽、主穗轴第一节间长、旗叶长这些指标的变异系数较高。聚类分析将77份材料分为4组;鸭茅的穗部形态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单穗重、穗长、穗宽、小穗长、内外稃长、内外颖长、旗叶长和宽等性状是对主成分分析影响较大的因素,也是造成这些鸭茅资源穗部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
|
|
|
|
1 |
何玮;徐远东;冉启凡;范彦;;国内外鸭茅种质资源穗部形态多样性研究[J];草学;2018年06期 |
2 |
唐露;张新全;黄琳凯;张旭;赵欣欣;聂刚;许蕾;;鸭茅的分子育种[J];草业科学;2018年09期 |
3 |
郭太雷;刘皆惠;李应红;;鸭茅高产栽培技术[J];贵州畜牧兽医;2018年05期 |
4 |
张旭;聂刚;黄琳凯;周洲;唐露;张新全;;低温贮藏不同年限的鸭茅种子活力变化[J];草业科学;2018年10期 |
5 |
唐露;黄琳凯;赵欣欣;张旭;聂刚;张新全;马啸;;四倍体鸭茅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定位[J];草业学报;2018年11期 |
6 |
唐露;金梦雅;黄琳凯;张旭;赵欣欣;张新全;;基于SSR标记的四倍体鸭茅遗传图谱加密[J];中国农业科学;2018年05期 |
7 |
刘为红;;谷子不同叶位叶片与穗部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
8 |
张祥勤;蔡叶;;不同施磷量对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产值影响研究[J];吉林农业;2011年05期 |
9 |
曹修才,侯廷荣,张桂阁,李学杰;玉米株高整齐度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J];玉米科学;1996年02期 |
10 |
唐福玉,杨成英;地麦节间和穗部性状育种选择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11 |
A.M.de Ron;A.Ordas;熊仿秋;;玉米非穗部性状的遗传研究[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88年06期 |
12 |
汤泽生;王祖秀;胡千德;李友;刘安洪;;黄化型大麦的系列研究 Ⅲ南黄大麦生长发育的调查[J];南充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
13 |
王瑞,宁锟,王怡,杜连盟;普通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14 |
付志远;闫成辉;丁冬;秦贵文;秦永田;汤继华;;玉米黄改系穗部性状利用潜力评价[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15 |
胡继新;;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年02期 |
16 |
胡晓颖,杨治昊;不同叶面肥对水稻穗部性状发育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05年04期 |
17 |
刘公社,张卫东;禾本科牧草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4期 |
18 |
王新勤,郭文忠,陆强;玉米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2年S1期 |
19 |
余泽高,王孝刚,冯朝章;小麦茎叶性状与穗部性状相关性的探讨[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