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唐锦萍;李德新;;伶仃洋赤潮问题初步分析[J];人民珠江;1985年05期 |
2 |
钱宏林,梁松;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赤潮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1999年03期 |
3 |
张希然;珠江口伶仃洋的海涂土壤资源[J];自然资源学报;1988年01期 |
4 |
扈传昱,潘建明,刘小涯;珠江口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J];海洋环境科学;2001年04期 |
5 |
杨广杏,张展霞;珠江口伶仃洋水化学要素剖析[J];环境与开发;1999年01期 |
6 |
李京东,肖素荣;赤潮与环境污染[J];山东环境;2000年S1期 |
7 |
王丽萍;;大海的红色警告[J];海洋世界;2002年07期 |
8 |
刘国卿,张干,李军,李可昌,郭玲利,刘向,池继松,彭先芝,祁士华;多环芳烃在珠江口的百年沉积记录[J];环境科学;2005年03期 |
9 |
罗孝俊;陈社军;余梅;麦碧娴;盛国英;傅家谟;;多环芳烃在珠江口表层水体中的分布与分配[J];环境科学;2008年09期 |
10 |
姚炜民;李超;郜钧璋;;浙南海域的赤潮生物[J];海洋通报;2006年03期 |
11 |
刘吉堂;沙鸥;徐国想;刘彦龙;;连云港海州湾海域赤潮生物的种类调查及形成原因[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7期 |
12 |
张恒;李适宇;;基于改进的RCA水质模型对珠江口夏季缺氧及初级生产力的数值模拟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10年01期 |
13 |
黄少彬;李开明;姜国强;陆俊卿;;珠江口盐度锋面对营养物质和生物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11年02期 |
14 |
孙明霞,姚永成;试谈黄海中、北部海域赤潮的防治[J];中国水产;1999年10期 |
15 |
李宝华;林凤琴;;1998年渤海湾(天津海区)赤潮监测情况报告[J];天津水产;1999年03期 |
16 |
刘宝林;杨娟;高秀花;刘风清;;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沉积柱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0年05期 |
17 |
李全生,俞志明,张波,张永山,马锡年;用改性粘土去除赤潮生物的优化条件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8年03期 |
18 |
罗琳;李适宇;厉红梅;;夏季珠江口水域溶解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9 |
姚炜民;金彬明;徐菊妹;;浙江洞头列岛海域赤潮应急监测[J];水利渔业;2006年03期 |
20 |
安鑫龙;齐遵利;李雪梅;张秀文;;河北省沿海赤潮研究20年[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