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拮抗椰子茎泻血病菌的链霉菌鉴定
【摘要】: 从文昌椰子园土壤分离筛选到一株对椰子泻血病菌奇异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paradoxa)有良好抑制效果的放线菌FXJ-258,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孢子方形至长圆形,表面光滑,在高氏培养基上,气丝初期白色,随着时间渐变为浅灰色,基丝无鉴别色素,无可溶性色素;能利用L-阿拉伯糖,D-半乳糖,D-葡萄糖,D-甘露糖,D-木糖,D-核糖,L-鼠李糖等碳源,不能利用D-果糖,肌醇,蔗糖,水杨苷等。以16S r 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菌株FXJ-258的系统发育树,其与模式链霉菌株的16S r 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9.64%,初步将该菌株鉴定为Streptomyces murinus。
1
邓永鸿;;用链霉菌生产重组产品更引入注目 [J];生物技术通报;1986年02期
2
蔡华静,文英,涂国全;链霉菌702所产生物活性物质稳定性测定研究 [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朱祥瑞,徐俊良;家蚕丝素固定化链霉菌的制备方法及其一般性质 [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年01期
4
袁敏,薛秀园,涂国全;链霉菌702所产抑真菌物质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熊智强;涂晓嵘;涂国全;;链霉菌702菌落形态对其所产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沈会芳;林壁润;谢双大;张晓勇;;近海海泥链霉菌的分离方法 [J];中国生物防治;2007年S1期
7
李玉彬;钱晓璐;;链霉菌育种方法与作用机制研究综述 [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5期
8
付雯;张晓勇;;链霉菌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9
杜茜;张红丹;张正坤;陈光;李启云;;链霉菌769接合转移体系的建立 [J];吉林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10
林钧安;于贵瑞;;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向日葵、玉米、大豆连作土壤近根区链霉菌区系的研究 [J];电子显微学报;1985年02期
11
覃重军,邓子新,周启,陈华癸;利用弗氏链霉菌的修饰系统克服吸水链霉菌的限制性障碍——发展吸水链霉菌转化系统的尝试 [J];遗传学报;1993年02期
12
周秀芬,邓子新;变铅青链霉菌66多效性突变子的遗传分析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13
周秀芬,邓子新;变铅青链霉菌66的多效性突变子 [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5年02期
14
杨闰英,胡志浩,邓子新,李季伦;链霉菌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6年03期
15
朱祥瑞,徐俊良;家蚕丝素固定化链霉菌的生物化学特性 [J];蚕业科学;2004年02期
16
程钢;喻子牛;;阿维链霉菌双组分信号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7
;抗真菌抗菌素414的研究 Ⅰ.球孢玫瑰紫链霉菌(Strepomycesgloboroseoviolaceus n.sp.)的分类学研究 [J];微生物学报;1976年02期
18
;抗生素 [J];生物技术通报;1988年11期
19
周美英,郑志成,姚炳新;闽南地区海岸潮间带链霉菌的分布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9年02期
20
;抗生素 [J];生物技术通报;199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