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移动规律的研究 Ⅰ.非绝热加热与水平温度分布的影响
【摘要】:根据大气运动原始方程组导出一个支配台风中心移动的基本方程。方程中包括了非绝热加热、温度场分布、地形与摩擦等各种可能影响台风移动的强迫因子。对非绝热加热与水平温度分布的作用所作分析表明,非轴对称的非绝热引导作用可使台风加速、减速或转向运动;温度场上的冷区对台风有吸引作用。
|
|
|
|
1 |
于玉斌;杨昌贤;姚秀萍;;近海热带气旋强度突变的垂直结构特征分析[J];大气科学;2007年05期 |
2 |
胡春梅,端义宏,余晖,于润玲,杜秉玉;华南地区热带气旋登陆前强度突变的大尺度环境诊断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5年04期 |
3 |
阎俊岳;近海热带气旋迅速加强的气候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1996年01期 |
4 |
白洁,王洪庆,陶祖钰;GMS卫星红外云图云迹风的反演[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5 |
董克勤,李曾中;海南岛地形对过岛台风影响的初步研究[J];大气科学;1980年03期 |
6 |
王玉清,朱永禔;双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的机制分析及数值研究 Ⅱ: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1992年06期 |
7 |
朱洪岩,陈联寿,徐祥德;中低纬度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暴雨特征的模拟研究[J];大气科学;2000年05期 |
8 |
陈联寿,孟智勇;我国热带气旋研究十年进展[J];大气科学;2001年03期 |
9 |
李英,陈联寿,徐祥德;水汽输送影响登陆热带气旋维持和降水的数值试验[J];大气科学;2005年01期 |
10 |
罗哲贤,陈联寿;台湾岛地形对台风移动路径的作用[J];大气科学;1995年06期 |
|
|
|
|
|
1 |
刘燕;林良勋;;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对广东降水的影响[J];广东气象;2007年02期 |
2 |
张胜军,徐祥德,吴庆梅,苗秋菊,谭德宝;荆江河段洪水过程云系关键影响区卫星亮温T_(BB)相关场特征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5期 |
3 |
丘学林;曾钢平;胥颐;郝天珧;李志雄;Keith Priestley;Dan McKenzie;;南海西沙石岛地震台下的地壳结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6期 |
4 |
孟智勇,徐祥德,陈联寿;卫星亮温资料四维同化方案及其对“7·20”武汉特大暴雨的模拟试验[J];大气科学;2002年05期 |
5 |
齐琳琳,赵思雄;利用非常规观测资料对上海特大暴雨过程的模拟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3年04期 |
6 |
杨平章;作用于台风系统的动力—热力因子分析[J];气象科学;2000年03期 |
7 |
贺海晏,简茂球,宋丽莉,魏青;近50a广东登陆热带气旋的若干气候特征[J];气象科学;2003年04期 |
8 |
林爱兰,万齐林,梁建茵,袁金南;热带西南季风对0214号热带气旋“黄蜂”的影响[J];气象学报;2004年06期 |
9 |
廖胜石;罗建英;蔡芗宁;;2005年6月华南致洪暴雨过程中FY-2C卫星T_(BB)场分析[J];气象;2007年01期 |
10 |
万齐林,何溪澄;一个与卫星TBB相匹配的人造台风构造方案[J];热带气象学报;2003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