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生代三期海盆及其与特提斯和古太平洋的关系
【摘要】:在近年来对南海及其围区的中生代岩性、岩相古地理资料的系统搜集、整理和编图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生代海相地层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大区域的对比。结果表明,南海及其围区在中生代位于中特提斯的东延与古太平洋的过渡带上,发育过T1—T2、T3—J1、J3—K1 3 个时期的海盆;自中三叠世以来构造古地理演化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T1—T2期海盆代表了古特提斯东延的萎缩阶段;T3—J1 期海盆主要受古太平洋俯冲过程的影响,但在J1 高海平面时期有中特提斯海水大量贯入;J3—K1期海盆受中特提斯的东延与古太平洋的复合影响。南海海域位于后两期海盆的边缘,经历过多期海进海退旋回,而且有上覆新生界的叠加,存在有利的油气地质条件。
|
|
|
|
1 |
周蒂,陈汉宗,孙珍,许鹤华;南海中生代三期海盆及其与特提斯和古太平洋的关系[J];热带海洋学报;2005年02期 |
2 |
颜佳新;加里曼丹岛和马来半岛中生代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热带海洋学报;2005年02期 |
3 |
颜佳新,周蒂;南海北部陆缘区中特提斯构造演化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1年04期 |
4 |
杨锺健;;四川中生代爬行动物之新发见[J];地质论评;1941年Z1期 |
5 |
宫景光;;根据贵州地质构造特征推断有希望的油藏类型[J];中国地质;1957年10期 |
6 |
车树政,董茂兴;下扬子区域中生代以来的地质构造动力特征[J];资源调查与环境;1982年04期 |
7 |
徐嘉炜,崔可锐,刘庆,童蔚欣,朱光;东亚大陆边缘中生代的左行平移断裂作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5年02期 |
8 |
刘成龙;;辽西中生代花岗岩类中自然锌的发现[J];国土资源;1986年02期 |
9 |
刘天绩,徐凤银,陈世悦,侯恩科;柴达木盆地东部“走廊域”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0 |
吴向午;;中国中、新生代大植物化石新属记录(1991—2000)[J];古生物学报;2006年01期 |
11 |
杨立强;邓军;葛良胜;王庆飞;张静;高帮飞;江少卿;徐浩;;胶东金矿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研究述评[J];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07期 |
12 |
程素华;汪洋;;壳幔岩浆相互作用过程对华南中生代Sn-W成矿作用的制约[J];矿物学报;2009年S1期 |
13 |
陈汉宗,孙珍,周蒂;华南中生代岩相变化及海相地层时空分布[J];热带海洋学报;2003年02期 |
14 |
王大锐
,项敏;中生代到底是谁的天下?[J];化石;2005年02期 |
15 |
岩歌;刘积昆;;中生代漫游记[J];化石;1977年04期 |
16 |
李星学;;“陕北中生代延长层植物群”[J];科学通报;1957年02期 |
17 |
刘鸿允;;中生代的大地[J];科学大众(中学版);1965年11期 |
18 |
汪筱林;曾年;;翼龙 统领中生代天空的霸主[J];华夏地理;2007年03期 |
19 |
杜恆儉;;恐龍是怎樣的動物?[J];科学大众(中学版);1950年12期 |
20 |
周明镇;;关於地质年代的补充说明[J];生物学通报;195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