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景蜀慧;;试释《咏怀》诗中的“王子”“夸父”和“夏后”[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
2 |
郁贤皓;;论李白《古风五十九首》[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 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
3 |
贾晋华;;李白与名士传统[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 下)[C];1990年 |
4 |
张瑞君;;阮籍理想人格与李白精神境界[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一年集)——中国首届李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
5 |
贾晋华;;李白《古风》新论[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一年集)——中国首届李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
6 |
范子烨;;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关于中国古代音乐与诗歌之关系的一项研究[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7 |
孙立群;;从“以礼制情”到“缘情制礼”——论魏晋士人的情礼观[A];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缪钺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8 |
林家骊;;阮籍《咏怀诗》源出《小雅》解[A];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9 |
梅运生;;嵇康和他的《声无哀乐论》[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
10 |
林維民;;中古文學變遷的認識——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發凡[A];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