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用长程吸收法测量大气中的水汽含量

孔琴心  王庚辰  
【摘要】: <正> 长程吸收法是目前确定大气微量气体成份平均浓度的一种高灵敏度方法,本文首先报导在实验室内,利用CO激光作光源,在自行设计的吸收池内进行原理性模拟测量,然后介绍室外测量装置和相应的测量结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姚俊强;杨青;;近10a我国大气水汽研究趋势及进展[J];干旱气象;2011年02期
2 陈小敏;邹倩;李轲;;重庆地区夏季一次降水过程及增雨潜力的数值模拟分析[J];气象;2011年09期
3 孟微;;新民市云状的特征及演变规律[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2期
4 姜镇泞;李征平;赵波;;浅谈大气层结稳定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5 郭洁;李国平;黄文诗;;GPS可降水量与大雾天气关系的初步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04期
6 吉廷艳;王红丽;胡跃文;杨通礼;;贵阳地区太阳紫外辐射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J];高原气象;2011年04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军彩;周顺武;刘伟;;华北地区夏季水汽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2 杨青;刘晓阳;崔彩霞;李军;刘蕊;;塔里木盆地水汽含量的计算与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张浩;;太阳光度计940nm通道反演水汽含量的改进算法[A];第八届成像光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文集[C];2010年
4 杨茜;李轲;廖代秀;廖向花;陈小敏;;重庆地区空中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输送特征[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Ⅰ)[C];2008年
5 杨茜;李轲;廖代秀;廖向花;陈小敏;;重庆地区空中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曹丽青;葛朝霞;;华北地区大气水汽含量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李君;韩国泳;;“麦莎”进入山东前后水汽分布和变化特征分析[A];山东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刘旭春;张正禄;;地基GPS遥感大气水汽含量的原理及应用[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袁野;蒋年冲;冯静夷;朱海波;;不同云天条件下水汽含量特征及其变化分析[A];大气物理、云雾物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经验交流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保东;银燕;段英;李江波;郭金平;梁秀慧;;河北地区大气水汽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专题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卢萍;2003年8月川西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6年
2 吴永萍;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流域大气水循环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张新主;西南地区水汽输送特征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非非;层状云系人工增雨潜力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峰;近实时GPS水汽自动处理系统的初步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2 房岩松;山东地区太阳辐射的气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仲波;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遥感反演与遥感图像大气校正[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4年
4 韩军彩;华北地区空中水汽含量的演变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吴建军;北京上空可降水量变化特征的地基GPS观测与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6 黄荣成;近海台风强度突然减弱的机理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7 王寅钧;青藏高原东南部WRF边界层模拟与观测对比探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杨明;近50年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9 任兆鹏;黄海春季和夏季海雾过程的观测分析与数值试验[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李云;利用多光谱旋转遮蔽影带辐射仪(MFRSR)进行大气柱水气总量反演[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晔;铸就铜墙铁壁[N];中国气象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曾涛 通讯员 廖雪萍 陆甲;广西:旱起赋秋声[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记者 姜永育;九寨沟启动空中水汽资源监测[N];中国气象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辛欣;暴雨为何让南方如此“受伤”[N];中国证券报;2010年
5 张国圣夏静 潘剑凯 夏斐 谢文;川渝大旱:三峡工程真的有“风阻效应”吗?[N];光明日报;2007年
6 百科;气象词典———大气[N];中国气象报;2002年
7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姚展予;大气水资源[N];中国气象报;2004年
8 特约撰稿 居辉;老天为何总跟人过不去[N];中国社会报;2006年
9 记者 黄伟;揭秘雅安神秘气象[N];雅安日报;2010年
10 郭建平;秋初防“霜”正当时[N];中国气象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