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我国对东亚寒潮的研究
【摘要】:正 解放后十年来,随着天气预报业务的建立,天气预报的研究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其中寒潮研究的论文占据相当大的数量。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东亚的寒潮活动不但会引起灾害性天气,而且寒潮的活动往往同许多重要天气系统的发生和发展相联系。本文的目的,就想将最近十年来有关东亚寒潮活动的一些问题,例如寒潮的过程和爆发条件,寒潮冷锋的结构,以及寒潮和天气等等,作一简短的总结。下面准备就五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
|
|
|
1 |
娜仁突娅,邵明轩,张瑙;一次强冷空气过程阻塞形势的诊断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2 |
高守亭,陶诗言,丁一汇;寒潮期间高空波动与东亚急流的相互作用[J];大气科学;1992年06期 |
3 |
李振军,赵思雄;东亚春季强冷锋结构及其动力学诊断研究Ⅰ.东亚春季强冷锋结构[J];大气科学;1996年06期 |
4 |
黄昌兴,朱乾根,周伟灿;鄂霍茨克海阻高发展过程的正斜压涡度和涡度拟能的演变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5 |
赵思雄,孙建华,陈红,齐琳琳,赵翼浚,李爱国,李云云;北京“12·7”降雪过程的分析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年01期 |
6 |
顾震潮,陈雄山,许有丰;锋面假相当位温图和它对中国寒潮冷锋上界变化分析的应用 .[J];气象学报;1958年01期 |
7 |
夏平;十年来我国的锋面分析研究[J];气象学报;1959年03期 |
8 |
陈受钧;大型天气转变过程中北半球波谱的分析[J];气象学报;1962年04期 |
9 |
陆光明,姚竞生,陶祖钰;寒潮冷堆增强的动力原因[J];气象学报;1983年04期 |
10 |
朱正心,肖洁;阻塞形势动力机制的数值试验[J];气象学报;1984年02期 |
|
|
|
|
|
1 |
娜仁突娅,邵明轩,张瑙;一次强冷空气过程阻塞形势的诊断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2 |
谢安,卢莹,陈受钧;冬季风爆发前西伯利亚高压的演变[J];大气科学;1992年06期 |
3 |
吴兴国;广西冬季重大霜冻天气过程特征分析[J];广西气象;2000年01期 |
4 |
张晓慧,盛立芳,张红岩;渤海秋末初冬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海洋预报;2004年03期 |
5 |
刘怡,仇永炎;用轨迹法研究寒潮个例[J];气象学报;1992年01期 |
6 |
陶祖钰,黄伟;大暴雨过程中与急流相关气块的三维运动分析[J];气象学报;1994年03期 |
7 |
蒙远文;亚洲L流型与南方寒潮[J];气象;1984年12期 |
8 |
陆龙骅,卞林根,逯昌贵,何熙雯;近20年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气象业务进展[J];气象;2005年01期 |
9 |
赵其庚;一次东亚寒潮过程的等熵位涡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0年04期 |
10 |
赵平;南素兰;;气候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