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宫福久;王吉宏;慕熙昱;李子华;;辽宁省7~8月降水回波特征[J];气象科学;2006年04期 |
2 |
杨文霞,牛生杰,魏俊国,孙玉稳;河北省层状云降水系统微物理结构的飞机观测研究[J];高原气象;2005年01期 |
3 |
陈宝君,周德平,宫福久,王吉宏,耿素江;2002年7月沈阳一次降水过程的催化数值模拟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4 |
王涛;齐彦斌;王东;王贵军;;东北冷涡积层混合云系形成条件的个例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年05期 |
5 |
张丰启;东北冷涡特征及其关键区的计算机识别[J];气象;2001年09期 |
6 |
蒋尚城,杨向东,商树荣,顾雷;卫星多通道观测揭示的东北冷涡异常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7 |
陈宝君,李子华,刘吉成,宫福久;三类降水云雨滴谱分布模式[J];气象学报;1998年04期 |
8 |
齐彦斌;郭学良;金德镇;;一次东北冷涡中对流云带的宏微物理结构探测研究[J];大气科学;2007年04期 |
9 |
白人海,孙永罡;东北冷涡中尺度天气的背景分析[J];黑龙江气象;1997年03期 |
10 |
孙力,安刚,廉毅,沈柏竹,唐晓玲;夏季东北冷涡持续性活动及其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的分析[J];气象学报;2000年06期 |
11 |
袁成,樊玲,李亚滨;哈尔滨地区春夏季降水微结构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12 |
孙力;东北冷涡持续活动的分析研究[J];大气科学;1997年03期 |
13 |
胡娅敏,沈桐立,廖菲;一次河南省春季层状云降水的地面雨滴谱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14 |
王晓明,王新国,秦元明,高玉庄;东北冷涡暴雨的天气概念模型[J];吉林气象;2003年01期 |
15 |
王永亮,周德平;适合人工增雨作业的东北冷涡天气气候特征分析[J];辽宁气象;2003年02期 |
16 |
刘敏,汤达章,胡志群,梁明珠,王新国;东北冷涡的多普勒雷达资料特征分析[J];气象;2005年06期 |
17 |
白人海;东北冷涡加密观测事实的分析[J];黑龙江气象;1997年04期 |
18 |
冯圆;濮江平;赵斌华;黄坚;;河南春季一次冷锋降水过程的云物理结构分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9 |
孙力;一次东北冷涡发展过程中的能量学研究[J];气象学报;1998年03期 |
20 |
周德平,陈宝君,宫福久,耿素江,王吉宏;一次东北冷涡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辽宁气象;2004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