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陶瓷基板上铜薄膜的化学气相沉积
【摘要】:使用低介电常数基板和高电导率、高抗电迁移的金属Cu进行布线,可以提高高密度电子封装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采用乙酰丙酮铜作为前驱体,在常压下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对玻璃陶瓷基板进行Cu薄膜金属化。利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前驱体、Cu薄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表明:影响Cu导体的电阻的主要因素是沉积温度。在温度为290~310℃,N2气流量为200~350mL/min和H2气流量为450~600mL/min的条件下,获得了致密的Cu薄膜,Cu导体方块电阻为25mΩ。
|
|
|
|
1 |
武蕴忠,孙承龙,徐梅芳;薄膜铜电阻温度传感器[J];传感器技术;1987年Z1期 |
2 |
于瀛大;关若男;郭可信;桥本初次郎;;硫化亚铜中硫原子的高分辨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1990年03期 |
3 |
黄蕙芬,陈国平,何学梅;康铜薄膜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制作[J];传感技术学报;1992年03期 |
4 |
李光云,陈佩娴,杨年光,张振昭,曾广兴;铜薄膜电阻温度传感器的研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3年04期 |
5 |
李光云,陈佩娴,任进勇,黄建兴,杨年光,林大流;铜膜电阻温度传感器研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6 |
傅敏恭,龙定华,游幼,赵湛,邹子亚,杨连贵;高灵敏的酞菁铜薄膜NO_2气体传感器[J];电子学报;1993年02期 |
7 |
关若男;徐淑华;于瀛大;李日升;;非晶膜在铜的氧化过程中的行为[J];电子显微学报;1993年02期 |
8 |
陈启婴,顾冬红,何朝玲,范正修,干福熹;酞菁铜薄膜的光记录特性[J];光学学报;1994年10期 |
9 |
;新技术 新产品[J];航天技术与民品;1997年11期 |
10 |
;英发明纸张印刷电路板[J];上海包装;199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