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淮河蒙洼蓄滞洪区启用风险影响评估
【摘要】:基于RCP情景下47个IPCC CMIP5气候模式模拟数据和大尺度水文模型VIC,预估了未来(2021—2050年)气候变化对淮河蒙洼蓄滞洪区启用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多模式预估淮河上游未来多年平均气温一致呈增加趋势,平均增幅范围0.2~1.7℃。不同模式对降水预估差异较大,但有超过70%的模式预估降水呈增加趋势,平均增幅为3.4%~4.1%。未来气候情景下,王家坝断面洪水总体呈增加趋势,20年一遇的洪水强度平均增幅19%,洪水频率将增大,蒙洼蓄滞洪区启用可能更加频繁,启用的风险加大。
|
|
|
|
1 |
王艳艳;刘树坤;向立云;;蓄滞洪区综合利用多目标情景分析模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02期 |
2 |
陈爱萍;徐静;;国内蓄滞洪区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
3 |
赵春明,邓坚,李宪文,周一敏,胡炜;起草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办法的几点体会[J];中国水利;2000年07期 |
4 |
李娜;向立云;温世民;;蓄滞洪区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以大黄铺洼为例[J];灾害学;2005年04期 |
5 |
高学平;郭磊;李兰秀;;蓄滞洪区蓄水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
6 |
王胜利;王广伟;徐秀丽;;东平湖蓄滞洪区安全运用存在问题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
7 |
梅亚东,冯尚友;蓄滞洪区利用与减灾研究[J];水科学进展;1995年02期 |
8 |
王洪禄;张海洋;刘营;;胜利河务段所辖南展蓄滞洪区管理模式探讨[J];今日科苑;2013年20期 |
9 |
郭凤清;曾辉;丛沛桐;曹宇;屈寒飞;耿欣;;潖江蓄滞洪区洪灾风险分析及避难转移安置研究[J];灾害学;2013年03期 |
10 |
;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J];新法规月刊;2000年07期 |
11 |
冯民权,周孝德,王克平;蓄滞洪区洪水模拟研究综述[J];西北水力发电;2002年01期 |
12 |
梅亚东,冯尚友;洪灾与蓄滞洪区利用管理[J];大自然探索;1994年03期 |
13 |
朱东恺,施国庆,朱文龙,夏成宁,张彬;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4期 |
14 |
方明;加强蓄滞洪区防汛通信预警系统建设,减少洪水灾害损失[J];水文;1998年S1期 |
15 |
孙海玲;减轻蓄滞洪区洪水灾害的措施[J];河北水利;1999年03期 |
16 |
;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J];云南政报;2000年15期 |
17 |
李楠,李佳;蓄滞洪区风浪要素计算的探讨[J];水利水电快报;2002年15期 |
18 |
徐珊;黄重力;王芸;吴云龙;;《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J];人民长江;2007年10期 |
19 |
肖玉红;;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模拟及设计洪水演进模型的验证[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3期 |
20 |
蔡美营;李发文;李建柱;;蓄滞洪区洪水特性对地面沉降的响应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