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丁一汇  任国玉  石广玉  宫鹏  郑循华  翟盘茂  张德二  赵宗慈  王绍武  王会军  罗勇  陈德亮  高学杰  戴晓苏  
【摘要】:中国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有相当的一致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别。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100 a 来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比同期全球平均值略高。近100 a和近50 a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1956年以来出现了微弱增加的趋势。近50 a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中国的CO2年排放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温室气体正辐射强迫的总和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对21世纪气候变化趋势做出的预测表明:未来20-100 a,中国地表气温增加明显,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声音[J];中华环境;2021年09期
2 ;中央[J];中国招标;2017年01期
3 刘桂芳;诸云强;关瑞敏;冯亚飞;刘情;夏梦琳;张亚星;卢鹤立;;大数据时代中国气候变化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地理研究;2021年02期
4 张倪;;理性看待中美气候对话重启[J];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Z2期
5 翟晓慧;刘孝勇;宋乃平;;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及农业适应对策综述[J];甘肃农业;2011年07期
6 韩玲;;气候、水与气候变化[J];民心;2020年04期
7 王绍武;罗勇;赵宗慈;闻新宇;黄建斌;;气候变化承诺[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年05期
8 ;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J];中华环境;2021年Z1期
9 ;科教大事[J];科学中国人;2016年10期
10 ;新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到了存亡时刻[J];环境与生活;2021年05期
11 乔盛西;;全球气候变评估——在广州召开的IPCC第一工作组第三次会议[J];湖北气象;1992年03期
12 邢鸿飞;;渐行渐近的健康危机?[J];世界科学;2011年02期
13 韩成浚;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J];甘肃科技纵横;2003年02期
14 ;期待巴黎[J];绿色中国;2015年21期
15 王伟男;;应对气候变化:欧盟在行动[J];社会观察;2009年09期
16 吴战平;许丹;;贵州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J];贵州气象;2007年04期
17 王乃粒;对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J];世界科学;1995年08期
18 吕江;;《巴黎协定》:新的制度安排、不确定性及中国选择[J];国际观察;2016年03期
19 李俊峰;马玲娟;;粮食、石油和气候变化[J];世界环境;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冲;张芳敏;;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气候变化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孔锋;;全球气候治理背景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就和思考[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8年
3 许慧慧;施烨闻;钱海雷;金奇昂;张莉君;张江华;郭常义;;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A];2011年全国环境卫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东;;宿州近61a气温极端气候事件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 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C];2014年
5 ;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 中国经济50人论坛课题组 第七章 技术改进[A];Toward a Low-Carbon Development: China and the World[C];2010年
6 徐孝纯;;中国与全球气候变化[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燕成玉;卢宪梅;孙丽华;;秦皇岛市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张焕波;曹超;庞晓庆;;加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6~2017)[C];2017年
9 陶生才;马姗姗;杨荣国;杨红龙;刘珂;肖晶晶;;气候变化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吴正华;;中国气候变化及其演变趋势[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1 钟笑寒;;温室气体减排跨期优化的一个理论模型[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2 唐汇;;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分析[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13 刘瑞金;廖宏;;未来排放和气候变化对中国气溶胶浓度的影响[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2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与环境影响暨环境气象预报及影响评估[C];2018年
14 肖敏志;于洋;宋巍巍;;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大数据研究[A];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9年
15 张海滨;;应对气候变化:中美能合作吗?[A];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08(总第1 期))[C];2008年
16 丁金光;;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与中国的贡献[A];公共外交季刊(2016年第1期 春季号)[C];2016年
17 ;皮尤报告: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有共识也有差异[A];科学媒介中心2015年推送文章合集(下)[C];2016年
18 王长科;;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6:未来几年气候变化研究向何处去[C];2007年
19 师莉红;;山西省气象部门参与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思路探讨[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C];2014年
20 王景悦;;气候变化及其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伟男;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王璟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傅聪;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巩崇水;中国大陆地区不同生态系统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气候效应的初步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5 NGARUKIYIMANA Jean Paul;卢旺达旱涝和气温的气候变化及其与疟疾活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6 张振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近现代气候变化及环境响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7 吴金甲;中国居民气候变化认知理论与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8 杨轩;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作物生产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年
9 阮红燕;气候变化对广西甘蔗生产潜力影响的模拟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10 毛锐;应对气候变化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11 李洪利;区域气候变化对太湖主要生态指标影响的分析和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12 WALAIPORN LAOSUKSRI(刘芳芳);林区村庄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13 陈炜哲;陆地植被的生产力及其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2020年
14 马冲;气候变化对浙江省典型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5 许浩;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芯离子记录的过去1000a气候变化[D];南京大学;2017年
16 Muhammad Luqman;[D];山东大学;2017年
17 袁潇晨;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8 贾海灵;基于多源观测的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及辐射强迫估算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
19 彭杰;云的垂直重叠和热带地区气溶胶间接效应[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20 孙红杰;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D];兰州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赛玉;90年代以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气候行动分析[D];苏州大学;2014年
2 郝文佳;奥巴马政府的“气候变化外交”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3 喻霞;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模式和实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琳;南非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雷萃;气候变化问题的环境伦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李倩;论中美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博弈[D];燕山大学;2011年
7 刘泽敏;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分析[D];吉林大学;2017年
8 许张衡;气候变化问题的环境伦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9 张萌;全球1.5℃和2℃温升目标下东亚-中亚地区的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19年
10 赵梦梦;基于省际的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11 赵东雪;项目应对气候变化效应评估体系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21年
12 胡杉宇;英国“脱欧”后的气候变化政策[D];北京大学;2021年
13 杜婷;近30年来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9年
14 欧阳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分摊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15 宋恬静;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16 吕凯琳;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17 谢天明;气候变化对塔河干流生态水文过程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18 涂天菊;重庆市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9年
19 郭文静;内蒙古牧区牧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适应性行为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20 沈振乾;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淠河上游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识别[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王元红 通讯员 杨志刚;西藏开展气候变化对极端事件影响研究[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玮鸥 张向峰 孙爱华;山西监测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N];中国气象报;2014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程唯珈;啤酒,你还喝得起吗?[N];中国科学报;2018年
4 记者 田学科;影响气候变化的不只是温室气体[N];科技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齐芳;海洋持续变暖,我国如何应对[N];光明日报;2022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李晨阳;全球碳减等待数据“说话”[N];中国科学报;2016年
7 ;中欧领导人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刘坤喆;气候变暖的危言绝非人类在吓唬自己[N];中国青年报;2007年
9 通讯员 张文静 张杰;陕西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气象报;2014年
10 记者 陈芳 董瑞丰;“备考”碳中和,中国为兑现承诺这样拼[N];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
11 本报特约记者 李宏策;吸纳更多发展中国家研究人员参与[N];中国气象报;2015年
12 记者 林火灿;发达国家尽快兑现气候资金承诺[N];经济日报;2015年
13 本报实习记者 李楠;2050年我国气温将上升2.2℃[N];北京科技报;2004年
14 记者 王旸;气候变化成为能源企业关注焦点[N];中国石化报;2009年
15 本报记者 彭莹辉;面对气候变化 想说轻松不容易[N];中国气象报;2002年
16 本报记者 王莉萍;应对气候变化 成本高昂但可控[N];科学时报;2009年
17 本报记者 邢雪 王远 车斌;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将推迟结束[N];人民日报;2015年
18 本报记者 陈瑜;应对气候变化 “标准”道路漫长[N];科技日报;2009年
19 记者 付丽丽;如继续推行现行高排放路径 2100年全球或升温5℃[N];科技日报;2019年
20 本报记者 张景瑜 特约记者 宋磊;扩大影响 采取行动 持续创新[N];中国石油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