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冯琳;林霄沛;;1945~2006年东中国海海表温度的长期变化趋势[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2 |
孙龙;于华明;王朋;常小军;王树乐;;东中国海及毗邻海域海面风场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分析[J];海洋预报;2010年02期 |
3 |
奚盘根,张淑珍,冯士筰;关于东中国海环流模型的探讨[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4年06期 |
4 |
奚盘根,张淑珍,冯士筰;东中国海环流的一种模型 Ⅰ、冬季环流的数值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3期 |
5 |
远方;中日将合作开发东中国海石油资源[J];海洋信息;1994年03期 |
6 |
冯士筰,张淑珍,奚盘根;东中国海环流的一种模型 Ⅱ、夏季环流和相似准则[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2期 |
7 |
张淮水,汪园祥,楼顺里;Bowen数和东中国海Bowen数分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
8 |
陈春涛;刘佳佳;;东海北部黑潮锋面涡的快速生成和消散[J];遥感信息;2010年03期 |
9 |
张善强,李朝兴,张新霞;河南省和中国夏季降水类型差异分析[J];河南气象;2001年01期 |
10 |
薛允传,周成虎,季民,邵全琴,王文宇,仉天宇;GIS和大型数据库在海表温度场(SST)分析中的应用[J];高技术通讯;2003年08期 |
11 |
林珲,闾国年,宋志尧,王杰臣,陈钟明,施毅;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东中国海潮波系统的模拟研究[J];地理学报;1997年S1期 |
12 |
周旭波,孙文心;东中国海潮波自适应数值模型及其数值模拟[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13 |
周旭波,孙文心,王辉;东中国海拉格朗日环流数值模拟Ⅰ——自适应环流模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4 |
吴占宁,邓江,余春林;EOF迭代法在月雨量预报中的数值试验及其改进[J];江西气象科技;2001年01期 |
15 |
向卫华,李九发,徐海根,虞志英;上海市南汇南滩近期演变特征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6 |
刘凤树;黑潮和风应力对东中国海环流的作用[J];海洋科学;1985年03期 |
17 |
王汉林,赵炜;略论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的社会形成”(SST)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10期 |
18 |
吕军,张静,施宁,陶玫,胡洛林;江苏省近50a夏季旱涝分布特征变化的研究[J];气象科学;2003年04期 |
19 |
张绪琴;东中国海海水透明度分布特征[J];海洋通报;1983年06期 |
20 |
青泉;逐段非线性预报方法在雨量场预报中的应用[J];四川气象;2003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