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影响模型及实证研究
【摘要】:从引入社会网络嵌入理论,分别从结构维度、关系维度以及认知维度三个方面探讨其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并从虚拟团队组织的独特性出发,分析了社会网络嵌入各维度的前置因素,以此作为基础,构建了本研究的初始假设模型。
|
|
|
|
1 |
马硕;杨东涛;;虚拟团队社会网络结构对团队绩效作用机制研究:团队信任的中介作用[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6期 |
2 |
秦叶;;虚拟团队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信任问题探讨[J];知识经济;2009年04期 |
3 |
曹高辉;王学东;赵文军;谢辉;毛进;;基于知识交流网络分析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治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1年06期 |
4 |
任志安;毕玲;;网络关系与知识共享:社会网络视角分析[J];情报杂志;2007年01期 |
5 |
毛清华;高杨;;基于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促进策略[J];情报杂志;2010年10期 |
6 |
赵文军;谢守美;;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08期 |
7 |
杨瑞明;叶金福;邹艳;;团队社会网络对团队知识共享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
8 |
王卓,吴育华,刘富铀,齐连明,徐伟;虚拟团队与技术创新[J];海洋技术;2004年03期 |
9 |
李峰,李心颖;虚拟团队的管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
10 |
李宝山,李春兰;产品开发的跨组织虚拟团队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03年04期 |
11 |
马颜,李晓轩;虚拟团队中的信任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
12 |
赵祥宇,林玳玳;虚拟团队与人力资源远程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01期 |
13 |
范秋芳;虚拟团队的人员激励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1期 |
14 |
沐子健;虚拟团队“横行”E时代[J];中国企业家;2004年06期 |
15 |
范秋芳,范文霞;虚拟团队的人员管理障碍及协调与控制[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
16 |
余毅;虚拟团队管理问题初探[J];现代企业;2003年08期 |
17 |
杜熙垚,钟建安;如何成为有效的虚拟团队领导者[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2期 |
18 |
江志斌;21世纪的企业组织新模式:虚拟团队[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09期 |
19 |
杨泽涛
,海峰;VMI虚拟团队运作及其工作流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10期 |
20 |
黄凤玲,朱天锐;知识型虚拟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