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幕式气力辅助静电喷雾沉积特性
【摘要】:针对传统农业施药过程中雾滴漂移量大和雾滴冠层穿透力不足的问题,以风幕式气力辅助喷雾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称重平面沉积量方法,研究了风幕式气力辅助下荷电喷雾和非荷电喷雾在不同高度面上的沉积规律,以及不同风幕风速影响下荷电喷雾和非荷电喷雾的沉积特性,分析了风幕射流流场对喷雾液滴沉积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风幕式气力辅助有效减少了液滴的横向扩散,使喷雾沉积集中在靠近喷雾中心的狭窄区域,有效抑制雾滴漂移;风幕流场加强喷雾流场的扰动,使非荷电喷雾和荷电喷雾沿喷杆轴向沉积都更加均匀。气体射流增加了液滴的动量,射流速度越大风幕对喷雾沉积分布影响越大。
|
|
|
|
1 |
何雄奎,曾爱军,刘亚佳,严苛荣,汪健;水田风送低量喷杆喷雾机设计及其参数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
2 |
杨学军,严荷荣,徐赛章,刘仲;植保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机械学报;2002年06期 |
3 |
刘雪美;张晓辉;刘丰乐;马伟伟;;喷杆喷雾机风助风筒相关向量机多目标优化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06期 |
4 |
闻建龙,王军锋,陈松山,王泽,罗惕乾;荷电改善喷雾均匀性的实验研究[J];排灌机械;2000年05期 |
|
|
|
|
|
1 |
吴小伟;茹煜;周宏平;范庆妮;;雾化装置测试系统研究[A];新形势下林业机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2 |
周海燕;杨学军;严荷荣;王锦江;;注入式变比变量施药系统[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
3 |
曾志强;周佐光;赖荣光;陈超平;郑学文;;甘蔗机械喷雾标准化技术研究[A];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现代农机新技术应用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
4 |
何雄奎;;我国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浅析[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5 |
刘雪美;张晓辉;马伟伟;刘丰乐;;MQ-600型气流辅助式喷杆弥雾机风机设计与试验[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
|
|
|
|
1 |
宁智,路勇;柴油机排气微粒脉冲荷电特性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2 |
金晗辉,王军锋,王泽,罗惕乾;荷电气—液两相同轴圆射流的LDV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
3 |
何雄奎,严苛荣,储金宇,汪健,曾爱军,刘亚佳;果园自动对靶静电喷雾机设计与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
4 |
何雄奎;改变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严重落后的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
5 |
何雄奎,曾爱军,刘亚佳,严苛荣,汪健;水田风送低量喷杆喷雾机设计及其参数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
6 |
何培杰,吴春笃,陈翠英,王光亮,李雪辉;新型喷雾混药装置性能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1年03期 |
7 |
陶雷,何雄奎,曾爱军,刘亚佳;开口双圆弧罩盖减少雾滴飘失效果的CFD模拟[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01期 |
8 |
王俊;祁力钧;;喷雾机喷杆压力损失及对喷雾质量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03期 |
9 |
宋坚利;何雄奎;曾爱军;刘亚佳;张浩;;罩盖喷杆喷雾机的设计与防飘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08期 |
10 |
林明远,赵刚;国外植保机械安全施药技术[J];农业机械学报;1996年S1期 |
|
|
|
|
|
1 |
王熙;史万苹;王新忠;汪春;;变量喷药机MSNC控制系统应用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
2 |
严荷荣;杨学军;徐赛章;;风幕式喷杆喷雾机研制[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3 |
王军锋;黄继伟;黄俏梅;王贞涛;张娟娟;;气力辅助静电雾化的PIV实验研究[A];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节水灌溉工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
4 |
燕明德;贾卫东;;国内外静电喷雾施药技术及机具研究[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
5 |
戴奋奋;;风送喷雾机风量的选择与计算[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