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处理玉米醇溶蛋白的流变性和热特性分析
【摘要】:为了阐明超高压处理对玉米醇溶蛋白流变行为和热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采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超高压处理玉米醇溶蛋白溶液的流变特性参数,应用幂定律拟合了剪切应力(τ)与剪切速率(γ)的关系曲线,建立了黏度(η)和温度(T)的数学模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超高压处理前后玉米醇溶蛋白的结晶温度(Tc)、熔融温度(Tm)、结晶焓(ΔHm),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后玉米醇溶蛋白溶液逐渐偏离牛顿流体,具有假塑性流体特性。随着压力增大,黏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当压力为400MPa时,黏度达到最高;随着温度升高,黏度开始下降,当温度为40℃时,黏度降到最低;而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黏度随之下降,但当剪切速率接近100s-1时,黏度变化不明显。超高压处理后玉米醇溶蛋白粉的熔融温度升高,结晶焓减小,DSC热特性曲线变性峰(Tm-Tc)有变宽的趋势。SEM显示超高压处理后部分玉米醇溶蛋白颗粒凝聚成环状或者链状结构。
|
|
|
|
1 |
何慧,王雪刚,孔林,周俊斌;玉米醇溶蛋白保鲜膜成膜工艺的优化[J];粮油食品科技;2004年03期 |
2 |
吴波,李永明,闫中一;从玉米蛋白中制备醇溶蛋白的研究[J];中国油脂;1997年04期 |
3 |
徐丽萍,王亚南!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5号450002,马会来;玉米醇溶蛋白阻湿性及抗氧化性应用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1999年05期 |
4 |
郭本恒;DHA在食品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1997年03期 |
5 |
徐丽萍,张根生,刘雪雁,杨婀娜;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1999年02期 |
6 |
陈涛,刘耘,李理,杨晓泉;玉米醇溶蛋白的特性与应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3年06期 |
7 |
孟庆生;莫汝金;;玉米醇溶蛋白亚基组分的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J];粮食储藏;1983年05期 |
8 |
杜立斌,韩孝族;玉米醇溶蛋白生产新工艺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1998年06期 |
9 |
李文静
,田崇明
,张永申
,胡卫国;玉米醇溶蛋白在糖果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2年05期 |
10 |
田崇明,李文静,胡卫国;玉米醇溶蛋白在香蕉保鲜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科技;2002年03期 |
11 |
刘志国;韩世柳;赵岩;;玉米醇溶蛋白对乙醇吸收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8年11期 |
12 |
黄国平,温其标,杨晓泉,罗志刚;玉米醇溶蛋白的增塑改性研究[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3年01期 |
13 |
汪学荣,阚建全,彭顺清,陈宗道;用玉米醇溶蛋白涂膜保鲜牛肉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
14 |
鲁晓翔,唐津忠,刘剑虹;制备条件对玉米醇溶蛋白包衣性能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1年03期 |
15 |
张钟
,董胜春;玉米醇溶蛋白替代口香糖中胶基的应用效果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02年12期 |
16 |
唐津忠,鲁晓翔;玉米醇溶蛋白保鲜猕猴桃研究[J];粮食与油脂;2002年03期 |
17 |
张钟,徐丽红,桑红庆;玉米营养保健口香糖的研制[J];食品工业;2004年06期 |
18 |
段纯明;董海洲;;玉米醇溶蛋白的特性及应用研究[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7年01期 |
19 |
徐姗姗;;玉米醇溶蛋白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年03期 |
20 |
陈义勇;邓克权;王伟;赵雪;;玉米醇溶蛋白膜的制备及其在保鲜中的应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
|